多鐸之前的估計與實際情況並沒有多大出入,在幾次總動員與透支之後,劉永錫所部明軍確實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邊緣,之前為了打退孔有德、耿仲明的最後一次進攻,張皇后與邢夫人都把自己的隨身親衛拉出來才能力挽狂瀾。
但是聽到收復杭州監國公主親率大軍馳援的訊息之後,原本已經精疲力盡的文武官員現在一個個象中了狀元一樣,恨不得現在就把多鐸的幾萬清軍都留在了湖州府,而餘煌這位天啟朝的狀元公更是興奮連聲叫:“好!好!好!如此甚好!實在太好了!”
這位狀元公現在已經激動得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而誠意伯府家將出身的富定則是第一個改口道:“越王,您看下一步該怎麼追擊!”
雖然張皇后只是放出了越國公晉封越王的訊息,怎麼也要走一個流程,但是現在富定改稱“越王”大家都覺得合情合理,畢竟以越國公劉永錫的功業稱一聲“越王”完全並不為過,而那邊張皇后更是接過了這個話題:“越王,您幫本宮拿個主意吧?到底該怎麼追擊建奴!”
劉永錫剛才還在絞盡腦汁想辦法搜刮兵力與補給,最讓他焦頭爛額就是火藥、鉛子都快要用盡了,但是現在時來運轉,劉永錫自然也是氣定神閒地說道:“大家不用太激動太緊張,好好休息一下,爭取養精蓄銳把多鐸的幾萬大軍都留下來!”
看到劉永錫現在還能沉得住氣,在場的文武官員都定下神來,劉永錫繼續說道:“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讓大家都知道收復杭州的訊息,只要這個訊息傳出去,多鐸就別想平平安安地逃回南京!”
邢夫人馬上接過了話題:“是啊,雖然李本深、郭虎這些人都不可用,但是願意迷途知返的將士不在少數,現在可以給他們一個機會!”
雖然高傑所部在高傑死後已經土崩瓦解,但是邢夫人在高傑舊部的影響力反而越來越大,特別是越明軍強勢崛起之後,許多過去不把邢夫人當一回事的將領現在反而越來越敬重邢夫人,紛紛派人過來聯絡邢夫人。
而劉永錫也是信心十足地說道:“建虜全賴漢軍為羽翼,漢軍既去則八旗軍不足懼,只要漢軍能迷途知返,再加上沿路義軍堵截,這支清軍能逃走一半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大家都覺得劉永錫說得不錯,過去大家覺得八旗將士天下無敵,但是這幾天交手的結果卻是非常廉價的火繩槍手在經過幾天的訓練照樣能在實戰射倒八旗勁旅,以至於多鐸不得不讓各路漢軍、綠營來打頭陣。
現在讓明軍真正頭痛的是清軍在兵力上佔據了絕對優勢,雖然有湖州與嘉興兩路牽制,但是清軍投入戰場的兵力遠遠勝過明軍,如果能從清軍陣營拉出大批人馬,那麼多鐸所部似乎並不可懼。
而李香君站出來自告奮勇:“傳播捷報的事情就交給我來負責,我保證會在最短的時間讓全天下都知道我們收復了杭州並全殲博洛所部五萬清軍!”
這個說法或許有些誇張,但是大家都覺得這樣的好訊息必須第一時間傳出去,畢竟在江南士紳與天下士紳之中還有許多牆頭草的存在,在清軍勢大的時候他們不敢站出來,但是清軍落敗的時候他們跳得比誰還要高。
雖然李香君看不起這些牆頭草,但是卻知道想要完勝清軍必須借用這些牆頭草的力量,而劉永錫也肯定了李香君的想法:“對,要讓全天下都知道我軍盡殲博洛與多鐸所部,即將收復南京!”
劉永錫的說法有些誇大,畢竟多鐸手上還掌握著五六萬大軍,只要這支野戰大軍能儲存下來,明軍就無望收復南都,但是聽到劉永錫這麼說全場都歡呼起來。
大家都覺得一場輝煌的勝利近在眼前。
明軍這邊有多開心,清軍這邊就有多悲慘。
最初聽到訊息的時候,就連李本深、郭虎這些新附軍將領都以為這肯定是金華賊的策略,畢竟博洛貝勒麾下四萬大軍可不是吃素的,而且這四萬大軍之中還有近萬名八旗軍與外藩蒙古兵,他們甚至以為這些逃竄而來的漢軍八旗與綠營兵都是劉永錫派來的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