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風八萬裡> 第三十八章 轉攻為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八章 轉攻為守 (2 / 2)

雖然武人還在歡呼“女皇陛下萬歲”,但是朱大典並不認為這些帝王家事會對自己的地位造成什麼影響,他反而拿著張皇后與劉永錫的勤王詔書說道:“今日監國公主殿下固然有天命在身,但我國家亦有天命,如果沒有娘娘與越國公的勤王詔書事情絕對不會這麼順利,這份勤王詔書的份量勝過了三千越甲!”

這是朱大典第二次把這份他看起來有準水準的勤王詔書與三千越甲聯絡在一起,只是他雖然覺得自己的評價已經高到了極限,但是對於這份詔書的真正價值仍然是沒有正確的認識。

如果以天下氣運的角度來評價這份勤王詔書,“三萬越甲”才是一個正確的估計,光是金華與處州兩府就因為這份勤王詔書動員起好幾千甲兵,再加上接受勤王詔書感召而陣前起義的方國安舊部,跟隨監國公主親征的甲兵足有萬人。

其餘各個府縣,不管是紹興、寧波、台州還是溫州,都因為這份勤王詔書都動員起來,甚至連江西、南直隸都因為這份勤王詔書而殺出來很多支義軍。

但是勤王詔書影響最大的還是湖州戰場,之前不管兵力數量還是戰力來說,清軍都佔據了優勢,湖州城內的守軍總兵力只有正軍七千人,輔兵八千人,而張皇后與劉永錫親領的援軍也不過是兩萬人而已,不管從哪個方面都處於劣勢。

但是這份勤王詔書發出之後,湖州府內與周圍突然多出了數以萬計的義軍,雖然論戰鬥力三五個牛錄就能掃滅這些倉促成軍的義軍,但是由於張博易與劉永錫一裡一外吸引住清軍的野戰集團,導致這些義軍的每一次行動都讓清軍焦頭爛額。

勤王詔書還帶來了連鎖反應,至少二十幾個州縣甚至在收到勤王詔書之後突然反正,還有更多的義軍突然起事,特別是松江府、蘇州府的反正更是讓多鐸覺得措手不及,這可是南直隸最精華的兩府。

這些州縣反正本來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兩三千清軍就足以把亂事平定下來,之前松州府大舉騷動的時候,李率泰只用了三百八旗兵與千多名新附軍就把騷亂平定下來。

但現在多鐸所部的野戰主力已經是傾巢而出,而且這一系列的起義與變亂背後同樣有著金華賊的黑手,好幾支單獨行動的清軍遭受了重創,甚至連八旗牛錄都遭受相當打擊。

這種後院起火的感覺讓多鐸覺得異常難受,但是現在騎虎難下,他只能堅持自己的看法:“江南省內的真金華賊最多不過幾百人,其餘都是裹脅而來的土寇,只要湖州大捷江南自然可以輕鬆平定!”

而對於劉永錫來說,這份勤王詔書確實起到了殺手鐧的作用,雖然在朱大典眼中這份勤王詔書過於簡明直白了,考慮狀元公餘煌也在劉永錫營中,朱大典與許多進士出身的文人都認為這份勤王詔書的文字有失水準,至少不是大家水準。

但對於劉永錫來說,這份勤王詔書並不僅僅是寫給那些進士相公、舉人老爺,而是寫給每一個漢家兒女,不管是他們是農夫、商人、武夫甚至是乞丐,並能讓每個人都因為文字的力量而感動。

雖然象朱大典這樣的大人物或許因為內容過於直白認為有失水準,但是這份勤王詔書不但能讓每個人讀懂也能感動每一個人並爆發出全部能量。

雖然清軍征服了幾乎整個江南,但是反清力量只是隱藏起來,畢竟十幾年後的張煌言三入長江之役都有許多州縣同時響應,現在的反清力量只會更強而不會更弱,只要用好這股力量就能創造奇蹟。

因此他拿著戰報說道:“雖然我也在擔心阿濟格入浙,但是現在我們比多鐸更有耐心,時間暫時在我們這邊!”

這幾日多鐸出動八旗主力企圖與劉永錫展開決戰,但是明軍的戰術突然為之一變,改而利用村寨、街壘、河流、山丘、湖泊形成了一道道堅實的防線阻擋八旗主力的進攻。

多鐸與清軍統帥都沒想到明軍的戰術轉換如此敏銳,之前攻擊劉良佐、許氏兄弟是雷霆萬鈞之勢的野戰攻擊,現在卻變成了穩若泰山的一道道防線,雖然八旗勁旅的攻勢打得有聲有色,從明軍一口氣奪佔了十幾個村寨,但是在一道道防線面前清軍的攻勢被迫慢下來,而且變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苦戰,因此劉永錫才會說“時間暫時在我們這邊”。

就連邢夫人都沒想到劉永錫會這麼快轉攻為守:“夫君說時間在我們這邊,是寄希望北面的諸路義軍嗎?當初我還覺得夫君大舉派兵北進是孟浪之舉,沒想到居然是神來之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