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這三千人頂多只有一半稱得上精銳,是劉永錫留在金華最後的守備部隊,其餘一半兵力則是以這支守備軍為基幹臨時擴充起來的,但是在江北的諸路義軍眼中這簡直就是神兵天降,原來已經接近精疲力盡的諸路大軍現在又滿血復活了。
邢勝平原本這場會戰的結局是兩敗俱傷,許多高傑舊部已經在叫苦連連,但是張皇后與援軍剛一渡江他就指著張皇后的方向大聲叫道:“這就是天命啊!真正的天命啊,我與諸位將軍雖然經歷過不少風雨,但是今日天命在我不在清國,能不能有一場萬代公侯的大富大貴就看我等的表現了!”
下面的將領也是一陣陣歡呼雀躍,甚至連一向與張皇后別苗頭的邢夫人現在都覺得張皇后是天命之女,她對身邊的李香君:“張娘娘此次渡江勝過十營精銳啊!”
李香君也是異常激動,現在她簡直成了張皇后的腦殘粉了:“何止是一人勝過了十營精兵,娘娘一人足抵萬軍啊!天命在明啊!”
越國軍能與兩萬精銳清軍在杭州城南、城西打成平分秋色的局面,李香君與她的宣講隊自然是勞苦功高,如果沒有李香君的努力越國軍計程車氣只能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正是因為李香君的不斷宣傳鼓動越國軍才能在泥水苦鬥到現在。
但是精神上的激勵終究有著極限,現在各個營頭都有精疲力盡的感覺,就連李香君自己都覺得快撐不住了,而現在飛舟直渡的張皇后卻是讓所有人都滿血復活,李香君也同樣不例外:“天命在明,娘娘說得太好了,除非收復京師否則絕不渡江,到時候我就能在秦淮江上泛舟了!”
秦淮河的漿聲對於李香君是一段美好又帶著痛苦的回憶,但是能隨越國公的大軍重返南京那將是李香君生命中最輝煌的時刻。
張皇后自己都沒想到自己的渡江會掀起如此的熱潮,更不知道邢夫人與李香君對自己的評價,她臉上還帶著過度興奮引發的紅潮,雖然她不一定能見到自己的小男人,但是兩個人很快會在一起同生共死。
沒錯,她之所以御駕親征就是為了想與自己的小男人在一起。
只可惜此刻的劉永錫已經離開了渡口,與邢勝平、富定、趙志傑、王之仁、張煌言等諸路大將在一起發動攻勢:“援軍已至,軍心可用,諸位將軍國家興亡就在今日了!”
雖然張皇后帶來的三千援軍現在只有半數抵達錢江北岸,但不管是劉永錫還是邢勝平或是其它將領都不願意錯過天降良機,劉永錫已經親自揮動帥旗:“今日就叫博洛知道什麼是漢家男兒!”
張傑覺得形勢有些不對,雖然他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是他總覺得眼前的明軍似乎為之一變,雖然他也不明白明軍到底有什麼變化,但是從隱隱約約傳來的喊殺聲來看明軍似乎是吃錯了藥,居然選擇在這麼炎熱的天氣發動又一次攻勢。
一說到明軍的攻勢,張傑就覺得焦頭爛額,雖然關外也有河流與湖泊,但是他從來沒想到江南的水網地帶會將大清軍的騎射本領壓制到極點,別說他們這些漢軍,就連滿洲、蒙古精銳遇到這種局面也是十成本領最多隻能發揮出六七成甚至不到五成,被迫在泥水之中苦戰。
只是張傑剛想到這,就聽到外面傳來轟隆不息的奔跑聲與喊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