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邢夫人這位大美人,餘志傑就覺得自己不能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最初入城的時候他的隊伍不過五百人,而現在透過招兵買馬與收容高傑餘部還有各種小手段,他的本部已經達到上千人,加上指揮之下的各個營頭至少有一千七八百人,已經成為揚州城內與總兵劉肇基部、何剛所屬忠貫營三足鼎立的中流砥柱,史可法也臨時給他加了一個總兵頭銜。
雖然城外的清軍越來越多,但是餘志傑的隊伍不但沒散而且還有一種越打越強的跡象,讓餘志傑越發覺得這是天賜良機絕對不能錯過。
而城內的總兵劉肇基部何剛所屬忠貫營本來覺得實力單薄守城無望,但多了餘志傑這千餘戰兵與他送來的這批糧餉也是打了一劑強心針,三家聯手起來似乎有創造奇蹟的可能性。
只是餘志傑並不清楚他的這個營頭之所以沒散架,反而在戰火中得到了歷練完全是劉永錫在江都幾個月整訓的結果,而且這件事李香君還當居首功根本輪不到餘志傑,正是李香君的宣傳發動才讓全營官兵對建虜充滿了無限恨意,每次交戰都是奮不顧身,偏偏清軍的前哨大多是戰鬥力不強的新附軍。
更不要說他這個營頭的武器裝備都是劉永錫與邢夫人想盡辦法換裝的結果,但是餘志傑卻把所有這一切全部當成了自己的功勞。
現在他美滋滋地想著:“揚州這一場守衛戰若是獲得全勝,我怎麼也要撈到一個伯爵的位置吧?不知道到時候朝廷是給我什麼封爵,對了,廣昌伯劉良佐既然已經降虜,說不定他這個位置就讓給我了,還有……”
他輕飄飄地想著:“最好是小誠意伯與邢夫人不要來援,我獨力守住這揚州城,到時候我就是第二個左良玉!”
他並不清楚城外的博洛之所以不發動攻擊,只是等待著紅衣大炮的到來。
而對於千里之外的王孫蕃來說,他現在知道什麼叫人生大起大落。
袁繼鹹被左良玉裹脅之後,他很快成了新任的江西巡撫準備走馬上任,成為大明朝又一個舉人出身的巡撫。
但是他剛剛到了杭州還沒能走馬上任,朝廷一道旨意已經追了上來,不但宣佈他不再是新任江西巡撫而且削職為民。
朝廷雖然找了一大堆理由,但是王孫蕃知道問題應當在於劉孔昭、劉永錫父子身上,多半是朝廷對這對父子不滿卻拿自己出氣。
但是光是這一點就知道朝政濁亂到什麼程度,畢竟他好歹也是個定策功臣,而且雖然與張皇后有著聯絡但也一直支援弘光皇帝,結果卻被削職為民,恐怕現在的朝堂已經成了馬士英與阮大鋮的一朝堂。
因此他接過旨意之後就詢問左右:“去不去衢州上任?”
他問的不是“江西”,而是“衢州”,而他身邊的一幫雄縣人、濟寧人都異口同聲地說道:“相公好不容易才走到這一步,怎麼能不去上任?這又不是陛下的聖旨,而是一道亂命,而且現在的問題是相公不是要去拜見張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