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典與張國維都沒想到劉永錫會建議等幾日再請張皇后與坤興公主即位監國,但在場諸人也只有劉永錫敢提出這樣的建議。
在弘光朝定策的御前會議中,呂大器建議福王明日登極稱皇,御史祁彪佳卻認為監國名義甚正不必急著登基,完全等上一段時間再正式登基即位。
雖然祁彪佳這話是出自公心,但是沒幾個月就有人翻舊帳說祁彪佳反對福王登基要清算祁彪佳,祁彪佳差點不能自保,在整個弘光朝都因為這事一蹶不振。
幸虧劉永錫不但是天下兵馬大元帥也是張皇后為坤興公主選定的駙馬,他提這樣的建議大家都覺得不成問題,朱大典就問道:“是等杭州那邊事敗嗎?”
劉永錫非常明確地說道:“現在我們不必與杭州爭個高下!”
現在杭州潞王正被趕上架子準備監國,但這樣一來必然成為清軍重點打擊的頭號物件,金華這邊就不必與杭州搶這個風頭,畢竟劉永錫的大軍從揚州千里轉進而來正急需休整,而且朱大典、張國維他們也需要時間去說服金華城內的文武官員。
而王孫蕃卻是問了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越國公不準備出兵救援杭州了?”
劉永錫非常明確地說道:“博洛此次入浙有大軍數萬,甚至帶了紅衣大炮數十門,我們拿什麼去救援杭州?現在我們必須等待機會!”
張國維對功名最為熱切更做過一任兵部尚書:“越國公,國家中興需要什麼樣的機會?”
劉永錫非常明確地說道:“將欲敗之,必姑輔之,將欲取之,必姑與之,博洛有精銳大軍數萬,何況南京還有多鐸十萬大軍,江西有阿濟格大軍十數萬,我軍會師之後不過兩萬人,正面交鋒並無勝算,但是建虜新入中國僥倖接連獲勝,肯定不會把中國放在眼裡,自有利令智昏之舉,到時候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劉永錫的說法雖然有所誇大,但阿濟格、多鐸這次南進都是如同滾雪球一般的勝利,現在多鐸與阿濟格光降軍就有十幾萬,而且都是南明朝的精銳野戰武力,劉永錫所部在數十萬新附軍面前自然顯得力量單薄。
因此王孫蕃當即說道:“那微臣現在就起程赴任,替朝廷牽制阿濟格所部!”
他是弘光朝的最後一任江西巡撫,雖然還沒上任就已經被弘光皇帝罷職為民,但當時一切手續齊全而且張皇后依舊承認這個江西巡撫,所以王孫蕃現在迫不及待地赴程。
劉永錫卻是氣定神閒地說道:“王伯伯不必急於一時,等娘娘與公主即位監國再走也不遲,剛才我說過了建虜新入中國僥倖獲勝卻貪天之功,待其利令智昏之舉一出就是我軍反攻的機會!”
劉永錫雖然這麼說,但是王孫蕃仍然有些著急,張國維卻是開口勸他:“王撫臺,千萬不要錯過這次監國大典,朝廷需要你啊!”
張國維這麼一說王孫蕃已經反應過來,監國皇后與監國公主是開天闢地第一回,自然會有許多聲氣君子站出質疑,而朝廷能否取信於天下,就看下支援張皇后與坤興公主的陣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