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劉良佐原來的預想,來襲的土寇最多也就是幾百人而已,最多也就是千人上下,曹虎這幾百人上陣支援之後絕對會勢如破竹。
畢竟之前他已經擊潰兩股本地知名的“土寇”,光是砍下的首級就有上百具,足以嚇退一般的亡命之徒,但實在沒想到臨淮本地的官紳不但聚攏了大隊鄉兵、土寇,而且數量至少在兩千以上。
他現在已經看到了不少臨淮縉紳、豪強的旗號,這都是劉良佐打過幾次交道的老朋友,但是劉良佐很快想到了什麼,趕緊告訴他的部下們:“注意身後,千萬不能讓臨淮關的土寇殺出來!”
雖然是幾路鄉兵土寇同時來攻,現在劉良佐最擔心的還是困守臨淮關的那些所謂鄉兵、土寇突然從自己背後殺出,並與城外的這幾路土寇形成夾擊之勢。
但是幾個營頭剛剛盯住臨淮關內的鄉兵,前線就傳來了劉良佐根本不敢相信的晴天霹靂:“這怎麼可能?難道這不是土寇?”
只是劉良佐抬頭一看,發現曹虎拉出去增援的那隊人馬已經從前線敗下陣來,最前面的幾個營盤都已經失守或處於失守邊緣,到處都是守不住營盤逃出來的殘兵敗將。
而且這群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鄉兵、土寇居然有許多水師的制式戰船助戰,他不由倒吸一口冷氣:“這是誠意伯世子劉永錫的隊伍!”
他已經明白過來,對面這些臨淮本地縉紳、豪強的旗號只是用來遮人耳目,對面除了幾千名鄉兵、土寇之外,恐怕還有幾千名臨淮鎮與誠意伯府的正規軍奔襲而來。
劉良佐卻把對方當成了臨淮本地的鄉兵、土寇來對付,結果自然是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處處吃虧,處處受挫,處處敗北!
戰線已經接近全線崩潰了!
而對於富定、趙志傑、李懷慶這些營官來說,他們也算是老軍伍了,但是從來沒有打過象今天這樣的順風仗。
雖然對面是江北四鎮之一的劉良佐,但是整個臨淮縣甚至附近幾個縣的縉紳、豪強都被動員起來,劉良佐的估計並沒有出錯,動員參戰的鄉兵差不多有兩千之數。
這兩千名鄉兵雖然在正面對決中沒有多少用武之地,劉良佐只需要讓曹虎帶幾百人馬就能把這些鄉兵全部驅散,但是這些熟悉地形的鄉兵與劉永錫親領的十個營頭聯手之後就起了如虎添翼的作用。
正是有了他們的幫助,臨淮鎮才能幾乎不受阻礙地直接殺入劉良佐的營盤,而且他們總是能找到劉良佐最致命的肋部展開最凌厲的攻勢。
原本劉永錫還擔心在個別區域性戰場上臨淮鎮會在兵力處於相對劣勢,可是現在有了臨淮鄉兵參戰之後,戰場上到處是兩三倍甚至四五倍的兵力圍攻著劉良佐營盤的局面,劉良佐的大小營盤一個個被潮水一般的攻勢擊破,形成了一種雪崩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