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朝立作為張皇后身邊最受信重的內臣,自然知道自己在張皇后心底的地位遠遠不及劉永錫,自己要想坐穩眼下這個位置必須把劉永錫伺候好。
所以他特別熱心地介紹著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朝廷給這個名義自然是另有用心,最近劉良佐正在猛攻臨淮關,但一直沒拿下來,所以想用誠意伯來鎮住廣昌伯!”
劉永錫知道在江北四鎮之中劉良佐實力最弱,甚至還不如自己曾經的手下敗將劉澤清,但是劉永錫實在沒想到劉良佐居然連臨淮關都沒能拿下來:“臨淮關好象是個縣城吧?高傑沒能拿下揚州也就罷了?怎麼劉良佐連區區一個縣城都沒能拿下來!”
劉良佐再弱好歹也是江北四鎮之一,因此劉永錫覺得正常情況下臨淮關官民根本守不了多久,但是從朝廷的安排來看劉良佐現在還沒能拿下臨淮關,所以才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來牽制劉良佐。
而史朝立當即說明了是怎麼回事:“當時史閣部倡議立四鎮的時候,朝廷決定劉良佐一軍開鎮臨淮,以鳳陽、壽州隸之,所以劉良佐攻城的時候總有許多不便之處!”
史朝立這麼一說,劉永錫就已經全清楚了。
本月四月的時間劉良佐部與臨淮關官民已經有過一次激烈衝突,當時劉良佐從山陽竄往鳳陽,沿途一路淫掠大有“賊過如梳,兵過如篦”之勢。
臨淮官民聽說劉良佐的所作所為之後自然提前作好固守準備嚴陣以待,結果劉良佐倉促之間不但沒能拿下臨淮反而吃了不少虧。
而現在朝廷既然指定劉良佐開鎮臨淮,劉良佐自然要再興攻勢,但是臨淮又是劉良佐開鎮之地,劉良佐在攻城時有所顧忌,所以到現在還沒能拿下臨淮關,但是臨淮關守城官民的局面也不好看。
劉永錫就直接問道:“朝廷到底是怎麼一個意思?既讓劉良佐開鎮臨淮,又讓我去當這個臨淮關總兵?這不是一女二嫁嗎?”
史朝立答道:“朝廷之所以一女兩嫁,不就是為了大小相制中外相維,現在朝廷的意思是讓劉良佐見好就收移鎮壽州,壽州不管從哪個方面都比臨淮關強不少,而咱們也不必去臨淮,而是接受淮安馬撫臺調遣!”
劉永錫沒想到朝廷會有這樣的如意算盤:“朝廷真不怕我和劉良佐打起來?”
史朝立笑了起來:“朝廷最希望誠意伯與廣昌伯大打出手,只是誠意伯現在兵馬不足啊,朝廷覺得打不起來!”
劉良佐既然是江北四鎮之一,手下兵力自然不弱,號稱有三萬之眾,實際兵力也至少有一萬餘人,劉永錫雖然算得上是後起之秀,但成軍不及三月所部兵額不過三千五百,而且實際兵力最多也就是三千人,跟劉良佐部根本不在一個水準。
但是劉永錫卻是笑了起來:“既然朝廷希望我們打上一仗,那我們就好好打一仗,勝平兄,對收拾劉良佐有沒有信心?”
邢勝平現在是新婚燕爾春風得意:“對付別人或許沒信心,但是對付花馬劉必須有十成勝算,要不要我跑一趟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