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皇后這麼一說,王孫蕃自然就明白了:“沒想到誠意伯老成到這等地步,我覺得劉孔昭應當早點把這個誠意伯讓給永錫公子!”
馬晁採也插嘴說道:“是這麼一個道理,回頭我好好勸一勸我家那一位!”
雖然馬晁採現在是以“誠意伯夫人”自居,但是她敏銳地察覺到劉永錫上位對她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但張皇后卻是有自己的看法:“千萬別勸了,你們這是要誤了誠意伯的前程!”
王孫蕃心底不由一驚,雖然張皇后說得非常含蘊,只說“這是誤了誠意伯的前程”,但這也代表張皇后非常看好劉永錫,覺得在這個亂世之中劉永錫的最終格局絕不僅僅是一個誠意伯。
王孫蕃越想越是心動,他當即問道:“誠意伯是對朝廷沒有多少信心,所以才決心經營浙中?”
張皇后沒說話,但是童屹立卻是非常直接地說道:“朝爭到今天這個地步,誰能對福王有信心?娘娘當初跟福王約法三章,可現在還不到一個月……”
童屹立這麼一說,一直以弘光朝定策功臣自詡的王孫蕃覺得這個話題沒辦法接,但是他也知道童屹立說的都是事實。
“款虜滅寇”是既定國策,他不敢多說什麼,但是他聽人說最近福王酒可是喝了不少,絕對不止跟張皇后約定的每天一杯。
雖然有不少人藉著攻擊劉孔昭與劉永錫父子的機會對張皇后指指點點,但不管是東林還是非東林,現在很多人都把希望寄託在張皇后與福王的約法三章上。
他們並不相信張皇后真有廢立福王的能力,而是希望張皇后能在朝堂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畢竟現在距離福王監國不過一個月,登基稱皇更是不到半個月,但朝堂已經近於完全失控了。
所以大家明明知道張皇后寄居誠意伯府不合禮法,但是大家儘可能視若未見,甚至希望張皇后在宮外呆得越久越好。
而王孫蕃雖然對福王對朝廷也寄以厚望,但是南都這個小朝廷開張還不到一個月就已經鬧到這個地步,這讓他也有一種非常不妙的感覺:“那娘娘覺得誠意伯的想法到底對不對?”
張皇后立即站了起來,非常嚴肅地說道:“如果我不同意誠意伯的想法,我也不會為童主事的事情麻煩王御史,王御史,如果京師生變,您可以先到浙中避一避!”
王孫蕃雖然覺得情況沒嚴重到這等地步,但是他還是覺得事情必須留有餘地:“多謝娘娘,我會照娘娘的建議去辦,但我好歹是定策功臣,陛下應當信得過我,而且現在馬瑤草與東林都希望局面能儘快緩和下來!”
但是張皇后卻是舉了一個王孫蕃根本不願意提到的例子:“路振飛才是定策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