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群臣對於馬士英最大的成見就是他借用江北四鎮的力量擁戴福王。
現在江北四鎮已經是尾大不掉,都想拿下揚州這塊肥肉,高傑與揚州軍民甚至是幾度惡戰甚至威脅屠城,而江北四鎮驕橫到這等地步就是馬士英縱容的結果。
馬士英既然承諾善後江北軍務,南都群臣都覺得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結局,而劉孔昭更是第一個站出來贊同:“馬士英入閣確實是十全十美的結局,張尚書,您怎麼看?”
張慎言也只能接受狙擊失敗的結局:“既然誠意伯都說十全十美了,那還能怎麼說,馬瑤草,江北軍務可是交給你負責了……”
馬士英心底並不把高傑、劉澤清這些武將放在眼裡,而且他已經想好怎麼善後江北軍務。
要對付高傑、劉澤清、黃得功、劉良佐這種武夫,自然要用劉孔昭、劉永錫這種忠於朝廷的武夫。
馬士英原本對於劉永錫在江北新立一軍這事不怎麼感冒,但現在卻覺得是真正的神來之筆。
劉永錫、劉孔昭既可以用來對付不識抬舉的東林復社,也可以作為江北戰線上的督戰隊用來對付四鎮,而且劉永錫手上最多也就是三千五百人馬,這點兵力對朝廷沒有多少威脅,充當四鎮的督戰隊卻是剛剛好。
而作為主持會推的吏部尚書,張慎言只能按照群臣會推的結果擬定了最終名單,然後出殿把名單交給等候已久的鳳陽鎮守太監盧九德與南京守備太監韓贊周:“兩位太監,大家都說這份名單已經是十全十美了!”
雖然沒達成狙擊馬士英入閣的目的,但是張慎言覺得最終這份名單對東林來說完全可以接受。
在四個人選之中,東林的史可法與姜曰廣剛好佔了一半,高弘圖雖然一向以“不附東林”而著稱,但現在也是東林的盟友,一個馬士英入閣自然掀不起多少波瀾。
當然前提是福王完全接受這份名單,所以張慎言才會說這份名單“十全十美”,而盧九德與韓贊周都神情嚴肅,韓贊周好歹說了一句:“張尚書,您這話我一定轉達到!”
正常情況下廷推之後至少要幾天時間才能有結果,有些時候還會讓會推出來的人選面聖,讓皇帝根據面試結果來決定最終結果。
但現在國家新造正值存亡之秋福王已經承諾第一時間欽點閣臣,所以群臣會推之後並沒有離去,而是聚在殿中等待著最終結果。
馬士英對於劉永錫與劉孔昭的表現非常滿意:“小誠意伯已經準備出京了?不等陛下即位再走?”
劉永錫非常明確地說道:“在南都這邊還要呆上幾天,但江北烽火頻傳軍心未定,我肯定是要儘快渡江!”
馬士英現在是越來越欣賞這位誠意伯世子:“那就好,小誠意伯放手去幹,不管惹出什麼禍事我在南京都會幫你撐腰,對了,你出京之後就先用京口副總兵的名義!”
之前福王已經跟馬士英承諾過,只要他能進入廷推名單御筆一定欽點馬士英入閣,所以馬士英在確認自己入閣水到渠成之後自然敢對劉永錫作出這樣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