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風八萬裡> 第十二章 後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二章 後路 (1 / 2)

誠意伯府雖然三度提督操江,但是劉孔昭之前既然文武操江並設,操江誠意伯甚至連南都的新江口水師三營都掌握不住,操江都御史甚至用操江水師的資源組建親領的標營。

而現在事權合一,從鎮江、金山到九江長達一千三百里的江防線都由操江誠意伯全權負責,劉孔昭覺得是揚眉吐氣,雖然日常事務比之前至少加倍,仍然覺得揚眉吐氣。

而現在史可法雖然承諾組建江防水師兵額五萬,甚至還添設兩鎮畫地分防,但對於是否恢復操江都御史的問題始終避而不及。

大家都覺得史可法已經在暗中謀劃下一任操江都御史的具體人選。

若是真要恢復操江都御史,劉孔昭恐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畢竟以現在朝廷的實力根本不可能組建五萬之眾的江防水師,說不定添設兩鎮會變成操江都御史越過操江誠意伯直接指揮下面兩位江防總兵,而且操江都御史本來就有這種越級指揮的權力與慣例。

劉孔昭卻覺得王孫蕃有點不給自己面子,居然說“裁撤操江都御史未必是一個好主意”,完全是與那些文臣一個腔調,但是王孫蕃說不爭操江都御史這個位置他還是非常高興。

畢竟王孫蕃曾經“巡下江,視京營”,爭這個操江都御史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他告訴王孫蕃:“孫蕃兄,永錫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別人來當操江都御史,我們誠意伯府肯定把他打出去,但是唯獨孫蕃兄你是不一樣的!”

當然這是場面上的漂亮話,王孫蕃真要來當操江都御史,劉孔昭也會想盡一切辦法把他們擠出去。

但是這樣的漂亮話人人愛聽,王孫蕃現在心情自然非常愉快:“誠意伯,我還是那句話,我絕不爭這個操江都御史!”

而那邊的楊龍友卻是突然想起了一個細節來:“不爭最好,我之前聽說一個八卦,說是都察院有一個僉都御史的位置沒人肯接,當時我還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原來如此啊!”

馬士英心情也非常愉快:“孔昭兄,孫蕃兄,還有永錫公子,這件事就拜託幾位了,事成之後我士英絕對不會虧待諸位!永錫公子,你能領多少兵馬?”

劉永錫信心十足地給出了回覆:“自然是多多益善!”

馬士英當即承諾下來:“那就好,之前我承諾是一軍兩千五百人,但是如果我能入閣,一定再給你添一千人馬!”

雖然馬士英對這位小誠意伯另眼相待,但是他覺得劉永錫終究才十六七歲,能統領三千五百人馬已經是極限了,而且朝廷的財力有限,在諸鎮之外額外供養一支三千五百人的新軍已經是接近極限。

劉永錫自然是大喜望外:“多謝馬相國!馬相國恩德,劉永錫銘記在心!”

只有王孫蕃覺得有點不妥,會推之前搞這樣的串聯太不合適了,東林兩次失勢就是因為會推程式中出了大問題,但是他也知道這種操作也是本朝故事中的一部分,自己既然已經是官場中人就只能身不由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