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劉孔昭看起來沒有多少武夫氣息,但他一直就是喜歡直來直來,所以一時間沒明白劉永錫話裡是什麼意思:“什麼北事有變?”
劉永錫剛想開口解釋,旁邊的王孫蕃已經明白過來了:“北事有變?是說建虜出兵了嗎?”
劉永錫搖了搖頭說:“呂大器這麼有恃無恐,肯定是因為北事有變。但是他根本沒想明白,流賊若是勝了,江南自然是危在旦夕,可若是建虜勝了,恐怕連衣冠南渡的局面都難以維持……”
雖然前幾天淮揚總督路振飛剛在淮北戰勝了流賊李自來南下的數千前哨,但是對於新生的南明政權來說,現在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生存問題,不管是流賊還是建虜獲勝都將是個糟透的壞訊息。
王孫蕃覺得劉永錫說得很有道理,正好楊龍友已經過來打招呼:“誠意伯,孫蕃兄,還有永錫公子,今晚我在雞鵝巷準備了家宴,大家一起過去喝兩杯?”
楊龍友的宅子在秦淮河畔,倒是馬士英宅在雞鵝巷,所以今晚自然是馬士英請客。
王孫蕃既然是憑政績一路衝上來自然不怕朋友多:“是馬瑤草急了?還是龍友老弟你自己先急了?我倒是覺得阮圓海起復的問題可以先放一放,他既然已經等了這麼多年,也不急在一時半會!”
楊龍友只能苦笑道:“阮大鋮起復的事情肯定要放一放,監國詔書都說了逆案中人不許起復,他除了繼續等下去還能有什麼辦法,我之所以請幾位過去是為了馬士英入閣的事情,馬士英如果不能入閣,我們這些貴州人怎麼辦!”
馬士英能否入閣不但是阮大鋮起復的前提,而且也關係他們成百上千個貴州鄉黨的前途,楊龍友本人在崇禎十五年落職之後都一直沒能起復,他三個妹夫也是同樣落職在家。
雖然他家中有金山銀山,但他平時一擲千金,再這麼下去肯定是坐吃山空的結局。
在這種情況下,馬士英必須入閣已經成為他們這些貴州人的共識,楊龍友明確告訴劉孔昭:“誠意伯,永錫公子不是想在江北自成一軍?現在鳳陽的倉庫裡剛好有不少歷年閒置下來的兵器與軍裝軍資,正好可以借給永錫公子使用,如果永錫公子有什麼其它方面的需要,也只管跟我開口!”
楊龍友這話雖然沒有多少說服力,但是著實說明馬士英為了入閣已經不惜一切代價,劉永錫當即問道:“我接下去要派人去鳳陽去招募流民買馬,不知馬總督能否行個方便!”
楊龍友非常明確地說道:“反正不管是誰入閣,都必須面視江北新設一軍的事實!”
原本馬士英與楊龍友是不會做出這樣的承諾,現在江北四鎮尾大不掉已經夠朝廷焦頭爛額了,再新設一鎮自然代表著更多的麻煩,何況還得考慮劉永錫與劉孔昭父子聯手對抗朝廷的問題。
馬士英既然準備入閣當主輔,豈會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但是現在馬士英、田仰、越其傑、楊龍友這些鄉黨已經清醒認識到如果馬士英不能入閣,貴州人將一無所得。
雖然不管從什麼方面來說,得到福王絕對信任而且有著定策之功的馬士英都應當入閣,史可法也表示不會阻止馬士英入閣,而楊龍友更是親自從中奔走替他居中聯絡,其中自然包括東林、復社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