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風八萬裡> 第六章 勸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章 勸駕 (2 / 2)

韓贊周知道不能再拖下去當即答應下來:“誠意伯請講,我與諸位大臣都會通情達理!”

在場的大臣也知道劉永錫實際是代表張皇后提出自己的要求,神情都變得嚴肅起來,而劉永錫當即說道:“先帝一朝娘娘在慈慶宮養尊處優過得很好,但總覺得太清冷了一些,希望能回孃家好好待上一段時間!”

大家都明白所謂“在慈慶宮養尊處優過得很好”完全只是一種客氣的說法。

崇禎皇帝是怎麼一個習性在場諸位都是瞭如指掌,何況崇禎十五年張皇后連慈慶宮都沒保住,被迫遷往仁壽殿,而且還有小道訊息說崇禎皇帝差點逼得張皇后自盡。

既然有前車之鑑,張皇后自然不願意在深宮大內一直過著孤寂至極的冷宮歲月,而是想換個活法,至少能回到孃家跟家人好好相處。

只是大家還沒來得及思考這其中的利害利失,就有人開口說道:“誠意伯所言甚是,懿安娘娘入宮已二十四年,不曾與家人相聚片刻,確實是應當回家省親了!”

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南京兵部侍郎呂大器,而看到這位東林大佬站出來說話,很多東林君子人都鬆了一口氣。

雖然福王再三表示絕不翻案,大家心底還是懷疑福王會把國本、梃擊一應舊案都翻過來,更不要說阮大鋮在內的逆案閹黨正在千方百計謀劃起復。

正因為如此,這些東林大佬才把張皇后視為指路明燈,千方百計為張皇后造勢。

但是他們最擔心的問題就是中外隔絕,張皇后居於深宮根本聽不到外面的聲音,所以剛才許多人明面是勸駕,內心深處卻是希望張皇后千萬不要下船進京。

而現在劉永錫就給出了一個近於完美的解決辦法,而呂大器這位兵部侍郎這位東林大佬第一個站出來響應。

畢竟之前福潞爭立的時候,呂大器擁戴潞王最力,而福王渡江入京之後,呂大器則是勸進最力,一再表示福王可以直接登基稱帝,不必借用監國名號。

但是他之所以勸進最力就是擔心福王事後會大事報復,所以現在也是第一個響應劉永錫與張皇后的提議。

馬上就有不少東林大佬站出來贊成:“誠意伯所言甚是!”

“懿安娘娘入宮二十四年,未回孃家一刻,現在再不讓她回家省親太不近人情了!”

“我看這事無關緊要,完全可以答應下來!”

“是啊,我們對這種事都很通情達理!”

雖然很有人覺得懿安皇后久居宮外似乎不太合適,但是他們的聲音都被壓制下去了,而且不知什麼時候太康侯也站出來了:“我代謝我們太康侯府過諸位君子的大恩大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