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皇后毫不客氣地打斷了福王的發言:“是賊寇,不是流賊!”
福王馬上按照張皇后的口徑立誓:“皇嫂放心,我大明與賊寇有九世之仇,決不貿然求和行款,哪怕迫於形勢談論歲幣之事也必在本王親征之後!”
說到這福王很有些憤憤不平,覺得張皇后看輕了自己,自己可是大明中興之主,怎麼可能向賊寇求和進貢歲幣!
但是他又有些心虛,他可是經歷了洛陽與開封的兩場攻守大戰見識過真正的屍山血海,知道“親征”這兩個字說起來簡單可實際卻沒有那麼簡單,但大明有這麼多位大帥與虎將根本輪不到自己親征吧?
劉永錫現在正摟著瑾兒在一邊說著情話,溫香軟玉在懷,劉永錫自然有些飄了,他貼著瑾兒的耳邊說道:“福王殿下的膽略看起來還不及我家瑾兒!”
瑾兒現在心底全是劉永錫的男兒氣息,被劉永錫這麼一吹整個人都飛了:“我看這位殿下還是挺能折騰的!”
而張皇后仍然沒怎麼拿正臉瞧福王,她往劉永錫與瑾兒掃了兩眼才說道:“還有最後一件事,對於殿下來說這件事或許是最難的……”
福王與路振飛、馬士英都緊張起來,張皇后用一種君臨天下的風度對著福王說道:“社稷南渡創業艱難,正需要殿下以身作則,所以請殿下不要酗酒誤事,飲酒每日不過一杯,收復京師前暫不選妃,當然我不是反對殿下納妃,只是請殿下不要因為選妃之事擾動民間!”
雖然張皇后說“這件事或許是最難的”,但大家都覺得張皇后放水越來越厲害,與那些東林君子完全禁絕慾念的進言相比,張皇后提出的要求簡直不要太輕鬆。
雖然她也請福王不要酗酒誤事,但要求不過是“飲酒每日不過一杯”,雖然要求福王不選妃,但沒有拒絕福王納妃立後,只是要求不要因為選妃之事驚動民間,大家甚至覺得福王如果連這些小事都堅持不到,那就是註定的亡國之君。
甚至連福王都覺得張皇后對自己的要求太寬鬆了,他當著馬士英與路振飛的面說道:“請馬制臺、路撫臺作個見證,本王收復京師之前絕不酗酒誤事,每日最多不過一杯,也決不因為選妃事驚動民間!”
事實上張皇后都不明白劉永錫想出來的要求會對福王如此寬厚,但劉永錫既然是她最親密的心上人,所以她難得驕縱劉永錫一回,而且效果都不錯,大家都覺得張皇后確實寬厚,而福王也在暗暗得意。
只是馬士英這隻老狐狸終於說明了自己的來意:“有懿安皇后娘娘在,殿下入繼大統本來是名正言順,只是南都那邊頗有些波瀾,殿下真要長驅直入南都,恐怕還要借重諸位大帥之力!”
興致正高的福王不由大吃一驚:“是什麼人這麼大膽?”
馬士英帶著滿腔恨意說道:“自然是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他的死黨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