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風八萬裡> 第五十四章 移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四章 移宮 (2 / 2)

恰恰相反,正因為誠意伯府四度提督操江,所以誠意伯府在老家的潛勢力才會越來越強,她如果移宮入浙再與誠意伯府的多年經營相結合,自然會有一番作為。

但是她還是覺得劉永錫的方案有一個致命缺陷:“如果要移宮入浙的話,操江誠意伯的上萬水師豈不是太可惜了?”

之前大家已經幾度推演過張皇后南渡以後的局勢,都覺得要儘量利用誠意伯府的實力與關係,而誠意伯府最重要的一張牌就是劉孔昭手上的操江三營與巡江七營共十營水師,但是真要移宮入浙,劉孔昭的十營水師就只能是遠火解不了近渴。

劉永錫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別人看是我父親是一介武夫,一個大字都不識,可我父親卻覺得自己誠意的府是耕讀傳家,用心最多的事就是練字,從小都要我們兄弟按祖宗法度辦事,所以他這人雖然平時看起來膽大包天,但是別指望他頂著所有人的壓力站出來支援嫣姐,而且操江誠意伯名下雖然都說是十營水師,實際我父親真正掌握的只有操江三營和太平營,不過四千之眾!”

在明代江防裡面向來有“操江”、“巡江”之分,“操江”是指負責南都江防的新江口三營水師,這是提督操江的基本力量,劉孔昭對新江口水營的掌握完全不成問題。

但是巡江七營則是分囤南京上游到九江的七營水師,劉孔昭真正能掌握的只有距離南京最近的太平營,其餘六營水師實際控制在上游諸位巡撫、道臣手裡,劉孔昭鞭長莫及就只能保持一種聽調不聽宣的關係。

張嫣現在已經理解劉永錫的大致思路:“既然操江誠意伯都指望不上,更不用指望史道鄰了?”

史道鄰就是現任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之前劉永錫曾經說過誠意伯府與史可法是通家之好,甚至拿出了一部劉孔昭刊刻、史可法校訂的《星佔》作為依據,但是現在劉永錫自承劉孔昭都未必靠得住,史可法自然就更不靠譜。

劉永錫老老實實承認地這一點:“我們誠意伯府與史可法是通家之好沒錯,但是史大司馬實在太方正,完全不知機變,所以萬事求人不如求己,現在這支南渡義師才是日月兩懸的最大依靠!”

張嫣雖然久居深宮有些不接地氣,但是劉永錫一說她就全明白了:“對,萬事不求人,小錫是說咱們哪怕有操江誠意伯與史大司法的全力支援,也照樣駕馭不住高傑、劉清澤這些大帥吧?”

今天這一場惡戰已經完全改變了張嫣對於大明諸位大帥的看法,畢竟過去諸位大帥雖然目無法度,一向按照自己的理解來執行朝廷意旨,甚至是“賊過如梳,兵過如篦”,但諸位大帥雖然有一身的毛病,但終究還是大明的經制總兵官。

但是今天劉澤清、馬化豹的所作所為卻讓張皇后明白諸位大帥現在已經完全不把朝廷放在眼裡,社稷南渡以後諸位大帥恐怕就是朝廷的心腹大腹。

劉永錫原本以為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說服張皇后,沒想到她無師自通把事情完全想明白了:“還有左良玉、劉良佐,朝廷想要借重這些大帥對付流賊與建虜,恐怕是鏡中花水月,還好到時候有我率三千甲士替嫣姐縱橫江淮之間,自然能讓諸位君子知道什麼是人心所向!”

張嫣已經理解了劉永錫的一番苦心,但她還是有些疑問:“人心……這世界最難猜就是人心了!”

劉永錫卻問了一個相當誅心的問題:“嫣姐,你覺得信王是什麼樣的君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