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風八萬裡> 第十三章 張家的女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三章 張家的女兒 (1 / 2)

張皇后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小得多,最多也就是三十出頭,威嚴肅穆間自有一種母儀天下的氣度。

史書上說她“頎秀豐整,面如觀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櫻,鼻如懸膽,皓牙細潔”,劉永錫覺得確實就是這麼美,但是這些史書上的輕描淡寫始終沒能寫出張嫣張皇后真正美在什麼地方。

雖然張皇后頭戴九龍四鳳冠,臉施珠翠面花,耳掛珠排環,身著青色翟衣,一身珠光寶氣玉佩瓊琚,自有一種尊榮華貴、冷豔凜冽的氣度,但是劉永錫還看到了撲面而來的性感與女人味,讓人有一種極度驚豔的感覺。

這種驚豔的感覺隱藏得非常好,張嫣用一身華服與尊貴的身份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但是劉永錫還是能感受得不管是眼神、肌膚、容顏還是淚水都在告訴著你這是一個何等美麗而成熟的女人。

這裡面不但隱藏美得驚心動魄的身子還有著一個動人至極的靈魂,她的一顰一笑都讓劉永錫有一種驚喜。

這樣的絕代風華,怎麼能在最豔麗的年齡上黯然凋殘!

而太康侯既然是個明白人,自然不會同女兒浪費時間,他直接就說明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幾位都是朝廷棟樑,爹今天沒事,只是為了南渡之事才把你從宮裡請出來。”

“南渡?”現在張皇后的神情變得極度端莊肅穆,對於她來說這還是那個老問題:“祖宗陵廟都在京師,如何南遷?國家危難之際,張嫣雖身為女兒之身亦知言議南遷者,當斬!”

比起明白事理的太康侯,張皇后顯然是固執得多,而且前兩年正是她剛剛攪黃了一次可能的南遷計劃。

當時是宜興周延儒當政,當今聖上也覺得形勢不對覺得要準備南遷,但是他從來是多謀少斷決心數變,所以他一面叮囑首輔周延儒秘密操作南遷事宜,另一方面又告訴周延儒絕對不得洩露南遷機宜。

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這件事居然傳到了張皇后的耳朵裡,所以張皇后當時在與本朝周皇后聊天的時候也以祖宗陵廟都在京師的理由質疑南遷,甚至還說了周延儒幾句小話。

這本來只是姑娌之間的幾句閒聊而已,但是事情傳到崇禎皇帝的耳朵裡事情又變得不一樣了,他覺得這背後一定隱藏著一個天大的陰謀,所以一定要追究到底甚至還要徹查這件事的幕後黑手到底是誰。

張皇后當時甚至被逼得差點自諡,這才迫使崇禎皇帝放棄繼續追查的領頭,但是這次南遷計劃也因此徹底攪黃了,畢竟今上就是這麼多疑易變不允許出現任何意外。

而現在重提南遷計劃,張皇后依然覺得完全不靠譜,畢竟大明不但國都就在京師,而且列祖列宗的陵廟與一切經營兩百年的基業盡在京師,怎麼能放棄大明兩百年經營的基業渡江南逃,正所謂君王死社稷,她寧可玉碎也不願瓦全。

張皇后說話間自有一種正氣凜然威嚴剛烈的氣概,雖然劉永錫與在座的每一個人明明與她立場不同,卻都對她充滿了一種敬意與愛戴。

劉永錫覺得張皇后會很難被人說服,畢竟土木之變的時候就有過南遷之議,當時也先大軍兵臨城下,徐有貞建議南遷國都以避刀兵,結果不但被太監金英罵了一通,于謙甚至在朝議中當面說“言南遷者,可斬也!”

而現在張嫣同樣毫不客氣重複“言南遷者,可斬也”,大家都覺得接下去恐怕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說服張皇太,太康侯張國紀卻是笑了起來:“這些都是男人們的事情,你不用管也不許管,雖然你已經嫁入朱家,但是你還是張寶珠,爹不願意你受太多委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