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總,這裡就是所有的產品。”負責人給他介紹,“除了已經賣出去的那些。”
“假貨在哪裡?”
負責人從另一個箱子裡取出了幾瓶,“這些都是假貨,之前投放到市場上的應該還有一部分。”
季舒林看著假貨的數量,料想投放市場的應該有不少,那麼高的機率難怪別人會懷疑季氏的產品。
“季總,您還有什麼吩咐嗎?”
他拿著假貨聞了下,跟真品差很多。
平常摻假貨至少也要做到九成像,可這個贗品卻讓人一開啟就知道不對勁。
“這批產品在生產出來之後有沒有清點數量?”
“有的。”負責人恭敬地回答,“每一批產品都會有編號和數量。”
“是誰清點的?”清點的人很重要,編號為什麼會沒有對上。
“是銷售部李楊,一直以來都是他負責產品的清點和存檔。”
很有經驗的人突然出了錯,要麼是故意而為之,要麼就是被人陷害。
“清點之後是立即封倉還是有人再接觸過?”這一點很關鍵。
負責人有些不確定,思考了一會才道,“應該是立即封倉,李楊確認好了之後就封倉了。”
季舒林環視了一圈倉庫,這地方不是好進來的,而且還有監控,所以最好的時機就是在清點的時候。
“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負責人拘謹地朝他鞠了一躬,“那季總你繼續看,有事叫我。”
他拿出手機,撥通了季準的電話,“查一下銷售部的李楊。”
這個人和這批假貨有著很重要的關係。
果不其然,季準一番調查之後發現這件事真的和他有關,而人早就已經逃跑了。
季舒林修長的手指一下一下地敲著桌面,“季總,您看這件事……”
“他清點過很多次,只這一次出問題。”
“所以一定是受人指使。”
季舒林點頭,“顧啟航前幾天剛被我拒絕,緊接著產品就出問題了。”
如果說是巧合,那也太巧了。
“季總是懷疑和他有關?”
“不是沒可能。”沒有證據他也不可說的那麼絕對。
假貨已經投放市場,再想收回來已經沒可能,雖然做了公關危機,但還是被議論了起來。
從季氏進購產品的公司聽到傳言立刻就要求退款,半點不顧合作的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