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兩天佈雷特和安德烈就找上李子軒,堅決表示支援這個專案。
他們已經可以預見,多少人像他們一樣,三觀被衝擊個零碎!
劇本本身就已經有了足夠的噱頭。
而且單從劇本來看,這也不是什麼大專案,很多內容幾乎都是透過對話來展現。
即使後期修改劇本預算也加不了多少。
這樣一個低成本專案,完全可以一試,那點錢還不夠他們平時消遣。
當然,李子軒也不是要他們出錢,而是要他們幫忙打通關係、提供人手。
尤其是發行、宣傳排片方面,必須他們來做。
這也是李子軒找上他們的原因,他自己毫無根基,完全做不來。
佈雷特和安德烈當然知道這一點,資源他們有現成的,完全不成問題。
就算最後虧了,也虧不到哪裡去。
哪像他之前說的《2012》,那是特效大片,動用的人力物力不知要多少,甚至有些用他們的名頭都不好使,必須赤果果的靠利益說話。
“那我們現在來說說合作細節。”
他們願意加入這個專案,那是再好不過了。
不然的話,李子軒只能聯絡其他幾間公司看看,又或者問問陳世茂有沒有路子。
原本李子軒的打算是讓出去10%~20%分成作為發行費用,條件是幫他爭取到影院2%~5%的排片。
不過以他們的“積極性”,估計作為不大,甚至都看不上眼,只是隨意的友情幫忙。
所以李子軒換了個方法。
“那我們換一個合作方式,發行方面我給你們5%的收入分成以及一百萬美元的費用,另外後面的組建劇組團隊、租借器材以及宣傳費用,我都會另外給錢,你們覺得有問題嗎?”
李子軒知道,或許現在他們出於對自己的崇拜好感以及對專案的感興趣,很樂意幫助自己。
但是到最後,還是要用利益說話,也是關係持久的保障。
組建劇組方面,李子軒主要是說給佈雷特聽的,說實在的安德烈幫不上忙,也不需要那麼多人手。
不過後續的院線排片,還有影院下映後的DVD發行、電視網路各種點播授權,都需要他的幫忙。
這方面李子軒是很重視的,按照預期,這一系列的後續收入肯定要比票房高。
好吧,這也是好萊塢慣例,只不過資金回流速度慢很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