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欲速則不達,拍攝進展順利,狀態良好。
原本他打算,等完成拍攝再教李子軒這方面的知識。
而且也不是說教就教,有些東西是看天分的。
一個剪刀手能成就一部電影,也能毀了一部電影。
結果,某天晚上,他忽然發現,李子軒這小子居然早早就對影片進行了粗剪!
這可把他氣壞了,好不容易拍到的素材,就給他這樣糟蹋掉,一點都不知道心痛嗎?
平時那麼多事不厭其煩的請教,這種事就不能問一下?偏偏到了這裡就自作主張招呼都不打一聲?
懷著萬分的心痛,衝進去將李子軒拉開,進行一下補救。
然而仔細看過李子軒剪輯後的影片,劉藝卻越看越心驚。
這些都是他一個人剪出來的?不用人教?
這特麼的變態吧?
劇組拍攝的這一段時間,他就發現,李子軒這傢伙對電影畫面有種神奇的觸感,總能捕捉到他最需要的瞬間。
彷彿一些畫面,早就在他腦海裡成型,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心中敞亮。
現在看來,何止是片段的捕捉,恐怕整部電影,他早已經成竹在胸。
需要哪些鏡頭來完成故事、來表達故事,也早有輪廓。
不過想想,劇本本來就是他寫的,想講一個怎樣的故事,本來就有他自己的想法。
只是,把故事轉成畫面,哪有這麼簡單?
真有那麼容易,就人人都可以做導演了。
更多的人,哪怕心中有想法,也只會一路自嗨,各種腦補。
沒法完整地將故事表現出來,更沒法向觀眾傳達他的思想。
這就是很多時候很多觀眾罵是爛片,導演還迷之自信站出來反駁的原因,有些還怪這屆觀眾不行。
因為在他們心裡,真的就覺得他們拍了一部好電影。
不過,可能要算上他們腦補的。
看著各種恰到好處的片段,劉藝心中震撼的同時,忽然就充滿了一種挫敗感。
這傢伙真的是個天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