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得師命,清源也不敢馬虎,那白猴領了“仙命”,望了一眼山腰,收好誦經花,便擺著身子去了。
收好信物,清源身體化作青光遁入半空。
以其如今火候的五行遁術,短距離跟上是沒有問題的。
山腰處,燕北二人怕有意外再生,腳程加快了許多,不多時已快到那關西所說山陰蘭若之處。
路上兩人也只是邊走邊吃些,觀那宋拙言面上一片慘白,多是身體不適。
夜色近暮,燕北也放緩了步伐,不然眼力有礙,反而易入陷阱。
“陌聲兄,這附近可有休息之所,我……”
見宋拙言口語之間多有不便,燕北也猜出幾分。
“拙言安心,若無差錯,前百米便有一佛寺,我等可在其中修整,明日再上路。”
宋拙言強打起精神點了點頭,他雖一介儒生,可也是性情慷慨之人,不會因此拖累行程。
果不其言,只是半刻,二人轉過一道山彎,便見一空地,地栽空榆,榆前佛牆塌圮,佛殿寺廟從中隱現。
寺中廂房齊備,屋宅明堂,燕北以為廟中僧人或許是出去辦事,於是便在前院等候。
宋拙言卻是早一步入了寺中找那五穀安置之地。
路上行走之間吞嚥乾糧,腹肚之間難以周顧也是正常。
外面燕北見久無人來,又瞧殿中久無人火,便知這佛寺怕是無主之物。
當下回屋。
而那宋拙言正直抒胸中意之時,忽聽外面人聲想起,透過廁欄縫隙望去,卻見一白髮老嫗和一婦人頭髻正說話。
“今日又有人來。”老嫗吩咐婦人,“讓下人備好齋飯,今晚設宴款待。”
婦人應答。
老嫗又言:“且讓玉娘也來,客人作陪,不得怠慢。”
婦人一一應下。
待兩人走久,宋拙言才撐著發軟的雙腿重新站起,朝居室而去。
“你說廟內有女眷設宴款待我等?”燕北皺眉。
宋拙言點頭:“我親耳所聞,親眼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