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藍家兄妹及時送來的好吃的蘿蔔條,趙家的婚宴辦的格外的熱鬧,幾乎沒有任何的瑕疵。
賓客們對著這種酸爽清脆的菜餚讚不絕口,而藍家的大女兒雲華不僅僅是作為周家送親隊伍裡最受尊重的孃家人,更是作為藍家的女兒,作為美味蘿蔔條的主人,備受滿堂賓客的看重,得到了席間的一片讚美之聲。
而云芳、大山和小石頭三人雖然應下了趙老太太的邀請,但是他們卻很識趣的沒有去人家的賓客席面上,而是和趙家莊本家幫忙人們在一起隨便的吃了一頓普通的飯菜。
不過,雖然吃的東西不如貴客席面上精緻,可是這熱鬧程度卻一點也不比那裡差多少。
趙家莊和松坡屯是鄰村,兩個村子裡的又人們相互多有嫁娶,平時走動也很頻繁,大家即使不是很熟悉,也是見過的,幾乎都知道誰是誰的認,大山和石頭在他們中間說說笑笑的一點也沒有感覺到拘束,而云芳則是豎起了耳朵,認真的聽著大家的八卦閒聊,從中汲取著自己需要的資訊。
大山一邊吃一邊天南海北的聊著,說著說著,話題不知道怎麼就扯到了另一個鄰村後堂窪去了。
“你們聽說了沒有,”趙小余嘴裡嚼著一口土豆絲,口齒不清的說道,“後堂窪的毛家出了新鮮事了啊,那家的姑娘公開的說了,非要嫁個有財有勢的,一般的人家看不上呢。”
“毛家?”鄧老爹打了個飽嗝,抬起了頭來,思量著說道,“就是有個憨兒子的毛家?他們家不正張羅著用姑娘換兒媳婦呢嗎?這事託付給了花婆子,咱們這三里五村的誰不知道啊?他們……”
坐在鄧老爹身邊的李小二趕緊悄悄的扯了一下鄧老爹的袖子,朝著藍家兄妹那邊努了努嘴。
聽說過花婆子打算把藍家和毛家撮合成親加的李小二趕緊阻止了鄧老爹的話。
李小二是個厚道的,藍家兄妹在場,他們不好當面說人家這事,這不是當面接人家的短嘛,再說了人家的大姑娘馬上就要定親了,和毛家是絕不可能的事了,再當著藍家兄妹提起這些也會讓氣氛尷尬的;
同時,李小二阻止了鄧老爹也是為了鄧老爹著想,因為藍家最近的風頭正勁著,因為他們家突然醃除了那麼好吃的蘿蔔條,眼瞅著日子就能紅火起來了,再也不是那個要拿姑娘換媳婦的稀鬆人家了,大家三里五村的住著,雖說不會求到誰的頭上,可是也不要這麼隨便的得罪人家嘛。。
李小二打斷了鄧老爹,趕緊打著哈哈的說起了另外的話題,“這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誰家小子不娶媳婦,誰家姑娘不嫁人哪,不單是他們毛家,郭家屯的老三炮家不也急著張羅呢。而且張羅的更新奇,聽說最近有個孩子不小心燒了他們家的院子大門,人家一時手頭緊,賠不了他,他們就賴上人家了,非要人家給他敗家兒子說房媳婦,這老三炮家簡直是瘋了。”
“我知道這事,我知道這事,”王大嬸放了飯碗,忙不迭的插嘴道,“這老三炮家稀奇,那燒了他家大門的人家更稀奇呢。還真就為了這些錢連臉皮和良心都不要了,巴巴的就要把外甥姑娘說給這敗家的老三炮。可惜被大姑姐一臭罵給趕了出去。聽說啊……”
王大嬸的話沒有說完也被旁邊劉嫂子給打斷了,劉嫂子拽著王大嬸的胳膊站起了身來,“王嬸啊,我看這桌子上的菜不多,咱們去後院看看還有熱菜不,咱倆去拿一些來,順便看看還有沒有好吃的蘿蔔條。”
劉嫂子刻意把‘蘿蔔條’三個字咬的很重,這讓沉浸在八卦之中的王大嬸一下子反應了過來,她神態極其不自然的瞅了一眼藍家兄妹,隨著劉嫂子的拉扯向著後院走去。
王大嬸和劉嫂子兩人一邊往後院走一邊低聲的說著什麼,還不時的回過頭來,目光躲躲閃閃的掃著藍家的兄妹。
自從大家開始議論毛家的事情,大山就一直沉默著,沉默的聽著那些不知情的人們議論著和自家相關的事情。雖然期間有知道一些內情的人打斷,領著大家一二再、再而三的改變話題,可是改來改去,這話題卻一直圍繞著他們藍家說來說去的。
現在,看著王大嬸和劉嫂子人雖然遠去了,那時不是飄回來的眼神,說明了她們的話題卻依舊是他們,而且不當著他們的面,他們議論的不定有什麼不堪的話語呢。
大山心頭的火一次一次的燒的旺了起來,他再也沉默下去了,輕輕的咳了一聲,大聲的說道,“老少爺們們,請聽我藍大山一言。”
聽到大山開口,已經走開了的王大嬸和劉嫂子雙雙停住了腳步,而方才提起毛家的趙小余和鄧老爹更是直接抬起了頭來,好心腸的李小二趕緊打著圓場說道,“大山兄弟啊,你別生氣,別生氣,咱們大傢伙不過是閒聊,閒聊一下,有些話說的不當的,你別往心裡去啊。”
其實,聽著大家的議論,雲芳和小石頭心裡也厄不大舒服。不過,小石頭向來穩重,而大家議論的是藍家這幾個子女的婚事,他的身份還只是準女婿而已,確實也不好多說什麼。
雲芳的心裡卻是有著另外一重盤算,前段時間因為花婆子、大伯和舅母的胡鬧,藍家子女們的婚事成了人們議論的話題,這種事情都是越辯解越說不清楚的,況且,一旦出面辯解,勢必會說到哥哥的傷殘,這種在哥哥心口上撒鹽的事情,他們是不會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