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按照雲芳原本的計劃,等過了兩、三個月,這些整個的大白水蘿蔔醃的差不多了,他們就拿到集市上去賣,雖然賺的沒有蘿蔔條多,卻勝在長遠。這種整個醃製的蘿蔔能一直儲存下去,不像是蘿蔔條那樣最多放上半年,時間再長的話味道就變的苦澀難以下嚥了。
不過,讓雲芳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準備的便宜蘿蔔還沒有開始賣呢,原本因為價格貴而滯銷的蘿蔔條卻成了搶手貨。另外,他們藍家還因為蘿蔔條和百年老鋪的福祥扯上了關係,而藍家的‘錢’途也似乎一片光明瞭起來。
世事難料,或許就是說的這個意思吧?或者說車到山前必有路?
雲芳看著眼前牆根下一溜排開的大水缸,一時間有些感慨,想著向著就出了神。
山村裡的過年正日子是臘月三十和正月初一,是家家戶戶供祖宗和大拜年的日子。大年初二是送祖先,有些失了親人的人家也會在這一天上新墳,能穿到孝的近親才會在這一天來走親戚。
隨後的大年初三、初四、初五和初六就是大家正常的走親戚的人家,過了正月的初七,基本上年就算過完了,家家戶戶都開始正常的生活,不再支應著等親戚們上門了。
就在初六這一天的下午,剛剛忙活著醃完了蘿蔔條的藍家又迎了一位客人——三奶奶的女婿,果子王的王秋生。
其實,這王秋生是上門來辦事,是算不得上來拜年的親戚的,人家王秋生也有這個自覺性,所以趕在了初六這一天的下午過來,就是為了不影響人家正常的親戚拜年。
正月初一那一天三奶奶拉住了雲芳說了那一番話,初二爹就親自去了三奶奶家,把自家的決定告訴了人家,請三奶奶傳過話去。就在過年這幾天裡,三奶奶的女兒和女婿一邊迎來送往的親戚間走動拜年,一邊統計了果子王那些沒有賣出去的大肥豬的確切數量和願意接受藍家賒欠要求的人家。
都辦妥當了,王秋生在那些召集的鄉親們的催促下,等不及初六過完,就急匆匆的趕了過來。
王秋生是松坡屯的女婿,和松坡屯的人都是很熟悉的,不用三奶奶領著,他自己就大踏步的來到了藍家。
爹聽到招呼迎了出去,見來人是王秋生,馬上就明白了他的來意,把人迎進了正屋之後,也沒有繞圈子,直截了當的就問道,“秋生啊,你是為了大肥豬的事情來的吧?”
“是啊,慶生大哥。”王秋生也是個實在人,聽到爹問的問話,立即就滔滔不絕的說了起來,“慶生大哥,你可是咱們的大救星啊,年前,小毛娘聽她姥姥說說起了你們賒欠大肥豬的事,立即就想到了咱們果子王那些賣不出去的大肥豬,他娘當時就高興的什麼是的,……”
王秋生是真的高興,他從自己的婆娘聽說了藍家賒欠大肥豬的事情,一直說到他們是怎麼聯絡那些還有大肥豬沒有賣掉的人家的。興奮的王秋生還不肯停下來,又把他們村子裡的人聽到這件事的各種反應都一一說了出來。
娘早就把一碗熱水端了過來,聽到王秋生興奮的說的話音一落,她才有機會插上話,笑著說道,“他姑父啊,喝點熱水吧。”
王秋生這才意識到自己已經說了很多了,他有些拘謹的端起了水碗,‘咕咚咕咚’的把一碗水喝了個底朝天,藉機緩和了一下自己的情緒,這才帶著急切的問道,“慶生大哥,你,你們什麼去咱們果子王看看哪?咱們那得大肥豬都是精心喂起來的,要不然怎麼會都沒捨得賣呢。大傢伙聽說了你們賒欠大肥豬的事,都特別的高興,盼著你們去看過了大肥豬,把事情正式定下來呢。”
“大家的心情我都瞭解,”爹笑了,按照他們在松坡屯賒欠大肥豬的規矩,又清晰的說了一遍,“不過,咱們也得把醜話說在前面,咱們先相看肥豬沒有問題,但是咱們家不是那些大戶人家,不能一下子殺了這麼多的大肥豬,要輪流著來。因此,只有把好好的大肥豬拉來咱們這的時候,咱們才能制服二十文的定錢,剩下的八十文要等到年底才能再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