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和小石頭一人盛了滿滿的小瓷碗蘿蔔條,倒到了人家的瓷缸裡,每個人收了兩文錢,兩個人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可惜,這一代的人們太窮了,即使他們認同了這蘿蔔乾好吃,這個價格也公道,可是卻沒有多餘的閒錢來買這份口舌之慾,他們還都掙扎在生存線上呢,大多數的吃食是自家種的,閒錢也就是用來買鹽了,對於美味也只能戀戀不捨的告別了。
因此,圍繞著大山和小石頭的人雖然不少,要求試吃的也很多,很踴躍,但是真正的掏錢出來買的,也就寥寥無幾的幾個稍微富裕點的了。
大山和小石頭吆喝吆喝的忙活了幾乎一個時辰,蘿蔔條一根根的都送出去了五小碗了,也才賣出去十幾碗而已,缸裡還剩了一大多半呢。
眼看著太陽一點點的爬上了頭頂,大山和小石頭心頭著急了起來,面對著那些總是圍觀,總想著多蹭吃幾根蘿蔔條卻不會掏錢購買的人們,他們兩個只有相對搖頭,一點辦法也沒有。
最後還是大山一狠心,說道,“咱們不能這麼幹耗下去,這一回來集上,咱們還有別的事呢,咱們收拾一下去買東西吧。”
小石頭也是一臉的無可奈何,只得點了點頭,“我聽大山哥哥,咱們先去買東西。”
大山和小石頭揣著賣蘿蔔條得來的三十多文錢,收拾起了小瓷碗和竹筷子,妥當了放在了大車上,在那群人有些貪戀的目光中,離開了集市口。
因為快到過年的原因,這次大集上賣青菜的也多了起來,大山和小石頭還看到了幾個穿著打扮有些不同的外鄉人,似乎是看準了年關,前來賺上一把的。
由於這些外鄉人的加入,集市上菜的品種和質量也高了不少,大山和小石頭挑揀著好的。兩人商量著,買了半袋土豆子,十幾個洋蔥,半袋子胡蘿蔔,甚至還買了昆綠油油的細芹菜,從人家厚厚的棉氈下面拿了出來,馬上又蓋在了自己的破棉被底下。
這麼一路買下來,剛才買蘿蔔乾換來的大子也就花的差不多了,小石頭又從內口袋裡掏了一些大子來添上,這才買齊了東西。這時候,日頭也爬到了正頭頂上,集市上的人們漸漸的開始稀疏了起來。
由於松坡屯離著集市比較遠,大山和小石頭不敢再耽擱,兩人牽著牲口的韁繩開始向集市口趕,準備回去了。
剛剛出了集市口,好巧不巧的竟然遇到了第一個嘗吃他們蘿蔔條的那個大娘,看到了他們兩人出來,大娘大聲的招呼,“小夥子,小夥子,你們是不是松坡屯的啊?”
“是啊,”小石頭勒住了牲口的韁繩,停了下來,應聲道,“大娘,我們倆個松坡屯的,你認識我們?”
“不,”老大娘搖了搖頭,“我不認識你們,我認識一個叫藍慶生的,他去年的時候給我們家盤過炕,我看那個小夥子跟藍慶生長的有些像,所以才問問你們的。”
“大娘,你好眼力啊,藍慶生是我爹,我是他兒子哪。”大山一聽,立即接過了話茬,帶著笑問道,“你們家在哪啊?我們有大車,稍你一段路啊?”
“那敢情好,”老大娘裂開嘴笑了,用手指了指前面,“我家就在李子溝,去你們松坡屯正好路過,小夥子和你爹一樣的心善,我今天運氣好,搭一段大車了,真是謝謝你們。”
“正好路過的事,大娘別客氣了。”說著話,大山一伸手把老大家拉上了馬車,笑著滕了個地方,“大娘,你坐這吧。”
老大娘坐穩當了,小石頭也跳上了車轅子,輕輕的一甩鞭子,馬車晃悠悠的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