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送來了一堆活蹦亂跳的海貨,說這都是鄭王在濟州訓練水師的時候跟海邊的漁民買的,剛從海上打撈回來就安排了快馬往京城送來了,魚蝦甚至都還活著。
一大半都被鄭王孝敬了宮裡,剩下的給王府和工部尚書府分了。
雖然漁民用他們的方法處理過了,但這些海產離了海邊還是活不久,鄭王妃看著一大堆,府裡只有她一個人也吃不完,想著賀韶光喜歡倒騰吃食,於是遣人給她又送來了許多。
賀韶光此刻臉上的笑意十分真誠:滿滿的海蠣子、粗壯的海參、還有鮮美的鳥貝、扇貝、海螺、鮁魚……
她忙前忙後吩咐著,薔薇院的小廚房放不下這些東西,讓下人都搬去大廚房。
剛好白延卿送的那幾盆番椒也結果了。
賀韶光照著幾個胡人說的養植方式精心呵護幾個月,終於見著了記憶中紅豔豔的辣椒。
她樂呵呵地搓手準備,想把這些做成撈汁海鮮。
正巧趕上冬至了,用新鮮的鮁魚包一大盤鮁魚餃子,又鮮又美,這還是濟州特有的特色。
做鮁魚餃子,她之前從沒嘗試過。
但是摸索著將魚處理了之後,清洗乾淨,切成大塊方便取肉。
把魚的肉從魚的身片下來、洗乾淨,然後去皮。她記得鮁魚要去皮,否則會發腥不好吃。
再順手將韭菜洗好、切好,放到一邊盆子裡備用。再調面,把面調好之後就放到一邊醒發。
其他材料都備好了,賀韶光這才專心處理起魚肉來。
她順著魚肉的紋理切小塊,將中間的魚刺都處理乾淨了。將處理好的魚肉在板子上進行摔打。
這步是為了增加韌性,摔打後的魚肉加入等份的豕肉再加泡好的花椒水進行攪拌,用醬油、鹽、蔥薑末等調味料拌勻。
關鍵就是在打漿上,一定要順時針攪拌肉餡,加入蔥姜水攪拌至粥狀,抓起能在涼水上漂起,最後加鹽和油。
賀韶光摸索著大家的口味,她又把餡料一分為二,一半里面加了韭菜,一半沒加,這時候麵糰也醒好了,就能擀皮包餃子了。
一個人包這些工作量太大了,她在院子裡擺上一張長桌,邀請其他人和她一起。
小孩們都聽過張仲景用交耳治療凍耳朵的故事,於是躍躍欲試。
那些大人們,陸筱文是被強行“徵兵”來的,還有就是自願參加的大嫂一家和施念嬌,基本上一家人是齊聚了的。
小明蕊被奶孃抱著哄,就在廊下默默看著她們。這會兒時間還早,等日頭再西沉,溫度降下來了,她就只能在屋裡扒著窗子欣賞了。
賀韶光負責擀皮,其他人負責包餃子,兩個小孩不作數。
賀韶光提前警告他們:“不許霍霍餃子皮,今天誰包的誰就要吃光光!”
陸明臻在哥哥的幫助下興奮地洗好手,舉高以保證自己:“我一定要包出來最漂亮的餃子!”
只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陸明硯手上的一張餃子皮,開始就舀了兩大勺餡,而一張餃子皮包不下。
他艱難地將兩邊合上,餃子鼓著大肚子,立馬裂開了。
他又連忙捏住破處,沒成想是拆了東牆補西牆,另一處又裂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