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槽?他和傑夫是什麼關係?”
“聽說和傑夫吃一頓飯,程式碼速度至少提升三倍。”
“他已經簽了谷歌大腦,前幾天才跟傑夫籤的合同。”唐璜這裡倒不需要添油加醋什麼,“傑夫親自去澳大利亞跟他談的合同,三千萬美金簽字費愣是沒簽。”
“光是簽字費就三千萬美金?還不籤?”蔡浩雨三人聽完人都麻了,他們幾個怎麼說也是尚海交大的。
從小都算是計算機方面的天之驕子,09年三人合體參加中科院計算所的技術創新大賽,還獲獎拿了幾十萬的獎學金。
算算當時的年齡,也就和現在的孟繁岐差不多。
結果呢,人家這個年紀直接跑去和谷歌的傑夫談合同去了,簽字就到手的兩億元硬是不要。
“那最後是怎麼籤的?”劉瑋對這件事很是好奇。
“技術分成嘛,按技術的影響力和帶來的收益分成。”唐璜這時候還不忘和三人拉近距離,“其實跟你們的經歷類似,有賺傳奇頁遊,三國遊戲圈錢的機會,但是沒去。堅信自己的技術和想法有更大的價值。”
蔡浩雨三人聽完甚是感動,心說我去,原來我們這麼厲害嗎?之前怎麼沒覺得?
被他說得自己都有點感動了。
“我決定投資的最主要原因還是你們有自己的堅持,沒有去做變現快的頁遊。”孟繁岐回來之後也不再墨跡,他覺得猶豫演個兩輪差不多了,再繼續下去有些做作。
“我的領域也是如此,大家都在鑽營馬上可以變現的技術,真正肯沉下心來搞突破的人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孟繁岐盯著蔡浩雨的眼睛說道,他知道誰才是公司的絕對核心。
“我願意相信堅持自己技術想法的人,我們談一談份額吧。”
“目前為止,我們只有一位天使投資人,佔比百分之十五,餘下的股權都在我們三人手中。”蔡浩雨一上來就先說明了自己的底線。
“總得來說,我們三個人至少需要保有公司百分之51的有效股權,同時,如果進行融資的話,我們需要投資者簽署協議。在他們的股權發生轉讓的時候,我們三人有絕對優先的回購權利。”
這兩件事的核心就是蔡浩雨希望創始三人組始終能夠保持對公司發展路線的控制力,這兩點孟繁岐都沒什麼意見。
“沒問題。這樣如何,你們保有公司百分之51的原始股,那位天使投資人按同比例稀釋為百分之9,我們兩個人分別持有米忽悠的百分之二十,但我的部分只需要分紅權,具體的決策權則由蔡總代理,這樣的比例,你們開個價吧。”
看似自己只需要分紅,但實際上唐璜那部分的股權孟繁岐可以全權掌握。
透過這種方式,可以誘使米忽悠同意讓出更多股份。
孟繁岐的刀法算是非常精準,一刀切在了蔡浩雨最要害的位置。
雖然說分紅的比例由於融資,自己三人從85降低為51,但決策權的部分,則只從85降低為71。甚至還不如上次融資減少得多。
原來創始人是以41+22+22比例,去分百分之85的決策權,現在則變為 25(+20+ 13 + 13。
蔡浩雨的決策權佔比不降低反升,同時和原本一樣,他只需要聯合任意一位股東,決策權佔比就能夠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