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財富的數字遠比過去要大很多,可想要賺到手十億美金,仍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施密特沒有直接回答問題,畢竟這涉及谷歌的核心營收業務。
他饒了一個彎子,沒有明說具體的技術方向和內容,只是暗示孟繁岐的技術成就已經突破十億美金之巨的身價。
billion一詞,意為十億。億萬富豪並不一定非要賺夠十億,許多數億身價的人也可以此自稱。
但施密特並沒有使用billionaire(億萬富翁一詞,而是確切地暗示孟繁岐已經攫取超過十億美金。
“Holy Shit!你是想說孟繁岐已經憑藉技術突破了十億美金的身價?”主持人當場就有些坐不住了,FaceGAN顯然不是現階段可以有天價營收的技術,如此一來,似乎孟繁岐目前展現在公眾面前的價值還只是冰山一角。
“這裡面有些事情我不方便說太多,不夠我可以透露的是,全球的十億美金俱樂部會迎來史上最年輕的一員,也是最快達到這個標準的一員。”
施密特傳達出去的資訊還是留了許多餘地,比如他並沒有透露非常具體的數字,也沒有透露孟繁岐分到這些利潤所用的時間。
若非如此,震撼的程度還會再提升數個等級。
很多人可能對這樣大金額的數字沒有概念,這也是為什麼前世經常會有很多還在讀書的魔怔人,說自己喜愛的遊戲動輒營收幾百億美金。
實際上,別說是十億美金,即便是一億美金現金,在美國也已經是笑傲群雄的存在了。
面對孟繁岐的技術突破,谷歌也不是隨時就可以拿出這麼多現金來給他分成,而是需要藉助股權,資產等其他形式。
真正十億美金的富豪,全美一共才500個左右。
像英國,RB這樣的國家,單人資產過十億的僅僅只在3050人左右。
再弱一些小一些的國家,即便是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這樣以土豪聞名的國家,過十億美金的也不到兩位數。
如此一來,倒讓主持人一下子理解了為什麼孟繁岐在推特上對待那些惡意的評論時,態度顯得那麼牛氣了。
“我要是20歲出頭就賺了十個億,我特麼不比他再牛一百倍?我直接騎在這群蠢貨頭上!”
不僅是數字驚人,施密特暗示的一年左右時間,這個速度也同樣驚世駭俗。
美國現在網際網路屆那些知名的大咖們,比爾蓋茨,花了十多年。谷歌的兩位創始人,布林和佩奇,七八年的時間。飛速崛起的臉書,扎克伯格也花了四年左右的時間才邁過這個門檻。
雖然有通脹的因素在裡面,現在的十億沒有當年含金量那麼高,可這個速度也絕不是開玩笑的。
施密特藉助這個爭議和熱度過了一把電視癮,孟繁岐卻因此感到不大愉快。
俗話說財不外露,更何況這所謂的上億美金,距離拿到自己手裡至少還得一個季度。
錢還沒到手,就被拿去在國家級電視上當吹牛的談資,這讓在經濟上想低調一點的孟繁岐前功盡棄。
不過此時的孟繁岐,根本沒有時間去有什麼情緒。
生成式技術的反響如此空前,它的安全性問題也被過分地強調到了如此的境界。
此時正是釋出自己人臉檢測演算法的最佳時機。
如果自己釋出的生成式內容可以被這個新演算法完全地檢測,此前所謂的危機也就不攻自破,被化解大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