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老虎演算法起到的效果超過了孟繁岐的預計,這可能是因為幾年後的檢測排查演算法對現在的投機方式進行了降維打擊。
也有可能是因為選擇的地區較為繁華,加州的總體經濟情況在美國處於領先地位,大約是前五前七的水平。
經濟發達的地方,這樣的投機行為總歸會多一些。
不過不論如何,單獨老虎演算法就已經初步測試有接近超過10的提升,即便保守估計,最後的收益也會超過67。
根據2013年的財報估算,谷歌14年單季的廣告營收應當在125億美金左右,其中因為新演算法獲利的金額很可能在10億美金左右。
雖然根據協議規定,孟繁岐只能抽14年3成,15年1成,但三個月內見賬3個億美金,也已經是史無前例的神話了。
並且,達成這個成果一共只使用了不到一週。
讓孟繁岐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情甚至已經直接影響到了谷歌的董事會。
這也難怪,季度間的增長通常最多是個位數,這回加上演算法提升的部分突然來了一個接近二十的百分比,拿大頭分紅的董事們不會注意到才是怪事。
只是沒想到會這麼快。
如今市值數千億美元的谷歌是矽谷神話,而這個神話的董事會則是由創始人謝爾蓋布林,拉里佩奇和前谷歌CEO施密特三人為核心。
谷歌現在最為核心最為成功的廣告營收方式,便是施密特帶給谷歌的。
如今已經不再擔任谷歌執行長的施密特並沒有完全退休,仍舊在使用他老道的經驗和過人的智慧為谷歌出謀劃策。
多年來他的老謀深算為谷歌保駕護航,在很多風險甚至沒有跡象的時候就被他出手擺平。
這也證明了兩位創始人當年拉他入夥是多麼正確明智的選擇。
三人組一直是一動兩靜的模式。
施密特負責總體掌舵,提出許多計劃,力圖最大化谷歌的利潤和財富。
而兩位創始人作為技術天才,則從總體戰略和技術層面上擁有一票否決權。
如果說沒有布林和佩奇,就沒有谷歌的強搜尋技術和獨特精神,但沒有施密特,谷歌就缺少了最強的營收能力。
無法將手漸漸伸向這麼多的其他領域,也就沒有了重塑網際網路格局的龐大能量。
可能也只有施密特這樣既有很強的技術背景(貝爾實驗室,而後又成功在運營管理領域取得驚人成就的人,才能夠與布林和佩奇如此平等地合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