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兩萬左右不是招不到人。
可他賺了這麼多錢,又何必扣扣索索這一點呢?
要是重生賺了錢就把自己當資本家,那不就成了曾經自己最厭惡的那種人了。
孟繁岐的想法和三觀還是正經的工人階級,公司賺了錢,他絕不會吝嗇給員工發獎金。
況且,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前期的節奏緊,任務難度高,水平差一些的人來未必撐得住。
工資開得雖高,卻也不是誰都有資格能拿到的。
畢竟第一批名額有限,孟繁岐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全都投入在面試當中。
圍脖的私信和圍脖留的郵箱當中,已經逐漸開始收到簡歷。
孟繁岐大約篩選了一些,社招的必須要有App相關的專案經歷,在校的可以放寬一點,不過學校和成績要稍好一些。
由於孟繁岐沒有給三個月實習期的工資打折,導致這個崗位對大四或者研三尋求實習的大學生們誘惑異常的大。
不僅尚海的幾所名校投了許多簡歷過來,就連周邊省市,甚至燕京那邊都有不少簡歷過來。
孟繁岐對學歷沒有什麼歧視,他更多的是以面試的考察情況來做判斷。
只可惜簡歷投得實在太多,時間和精力上都不允許他每個都面試一番。
篩簡歷的時候,孟繁岐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自己一個普通211,現在完全是非C9經歷連面試都不給。
你別說,這感覺真爽!
約了十幾個尚海交大、復旦等高校的學生來漕河,又約了十幾個京華和燕京大學的線上面試。
加上社招要來的那些人,可以說三五天的時間完全就進去了。
好在面試還在讀的學生,倒也沒必要每一個都單獨去談,孟繁岐基本是四五個一起,上來先做一道基礎演算法題。
開局先做題可以說是後來網際網路不少崗位的標配了,這種題目跟崗位其實關係不大,考察的東西入職後基本用不到。
但針對大學生來說,確實是一個考察他們基本資料結構知識掌握情況的一個很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