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萬美金三年簽字費,你要籤至少三年。”傑夫直接改變了風格,彷彿已經亮出了自己的底牌,但實際上他還是給自己留有一部分餘地。
從一千萬到三千萬,聽起來是翻了三倍,但同時也從兩年變為了三年,因此實際上也只是再翻了一倍罷了。
這種模式的年薪佔比很少,大頭都在簽字費買斷的那一下。
孟繁岐思索了一番,兩年的時間他比較可以接受,三年就稍微有一些太久了。
自己14年初入職的話,兩年到兩年半的時間,在16年初左右應該就已經足夠結束早期需要狂發論文的時期。
到那時候,孟繁岐計劃是依靠自己的學術地位和資本累積,再加上對大勢和成功模式的預知和把握,迅速推出和落地一些技術產品。
到那個時候,如果還簽在谷歌,少不了會有諸多的不便。
伊利亞15年底之所以要離開谷歌去OpenAI,便是因為在大公司做這些具體的落地專案手續十分繁瑣。
即便是谷歌這樣的頂級技術公司,也不免會有外行指導內行,管理凌駕於技術之上的情況。
單純只做研究的時候倒還好,想要牽涉其他公司,投入生產部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還是希望以一年一簽的形式制定分成合約,如果是分成合約,我可以完全不要簽字費,你們也可以根據我的產出決定是否續約。”孟繁岐仍舊堅持自己的合約模式,一次買斷的操作對自己來說實在太虧了。
“你加入谷歌之後,免不了會有技術上的合作者,還有多部門的協作,分成的模式,具體貢獻如何劃分,我們還需要再仔細商議確認一下具體的條款。”
傑夫也不排斥這種模式,畢竟分成可以約定淨利潤的比例,他真的分得多,對公司來說並不是壞事。
只不過此時此刻,他們的確沒有料到這個沒什麼社會經驗的本科生竟然直接了當地拒絕了己方開出的千萬美元兩年的合約,以及後面加碼的三千萬美元三年的合約。
這完全出乎了兩人的意料,他們沒有準備好特別完善的分成方案。
對於孟繁岐提出的要求,傑夫也需要和其他高層稍微商定一下。這個比例一個搞不好就容易給出去太多。
要知道去年辛頓三人聽到4400萬美元的時候,腿都有點軟,腳步都有些飄了。
傑夫這次過來,其實最真實的底線是五千萬美金四年,也就是年均1250萬美元的簽字費。
但目前看來,似乎純粹的簽字費並不能滿足這個年輕人的胃口。
“這個倒不要緊,我們可以明天,或者後天IMAGENET研討會後再一起談一下分成模式的具體條款。”
孟繁岐根本不著急今天非要確定合同不可。
白度那邊的重頭戲,技術的釋出會還在後頭呢。
等到那邊的細節公佈出來,合作的具體情況出來,自己可以操作的空間只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