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院長將這件事壓在了心底,如今看來,這小子是有自己的打算。
他很有主見,也很有能力,做的幾個打算甚至遠比自己想去鋪的那些路要好。
“等到真的有了出息,可要記得回來。”看到這麼多細緻老道的英文論文,付院長哪裡還不明白他的打算?“目前這個方向,確實要數國外的氛圍和條件更好。”
孟繁岐聞言,頓時明白付院長已經猜到了自己的計劃,“AI和人工智慧是新的方向,但是發展速度太快,規模也太大。這樣快速的變革,大學這樣的機構在未來很難支撐起相應的裝置和師資。”
“有能力獲取大量資料,又有海量計算能力去研究演算法,支援大規模應用的,只有世界頂尖的科技巨頭。”
平心而論,根據後世的經驗和經歷。
華國的大型企業大多更難沉下心去投資真正不盈利的演算法研究。
像谷歌和OpenAI做的那些東西,其實不是什麼特別高深有壁壘的技術。
只是埋頭去做那些研究和嘗試燒錢太多而沒有收益。
華國的不少科技公司,往往在技術的早期和雛形階段,就總是急著落地,讓它們成為變現的手段。
這種相比之下缺乏耐心的總體策略,是很不利於自己早期研發技術和中期落地超越人類的諸多專案的。
“聽你的意思,已經選定了去處?”付院長饒有興趣地問道。
“我的首選是斯坦福,次選是UC伯克利大學。”孟繁岐也不扭捏,直接答道。“這兩所大學是矽谷附近最好的院校,更方便我和業界接觸。”
“需要我找斯坦福待過的朋友給你寫推薦信嗎?”大二結束休學,中途想進斯坦福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雖然不知道孟繁岐打算怎麼打動這所世界頂級的名校,但付院長不知怎麼的就覺得這完全不是一個問題。
不過還是這麼一問,如果需要的話,他自然願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這件事就不麻煩您了,您就等我的好訊息吧。”孟繁岐咧嘴笑道,年底這次會議,他有信心搞到好幾封業界大佬的推薦信。
對一個本科生來說的話,這個力度不說是後無來者,也絕對是前無古人了。
“至於給您署名,其實更多的是出於一種象徵的意味。”孟繁岐把話題又繞了回來,“我只是想做一個記錄或者象徵。我這條道路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在您的大力支援和指導之下邁出去的。”
“哈哈哈。”付院長聞言大笑,用手指虛點了孟繁岐幾下,心中甚是寬慰。
“你小子都這麼說了,我再繼續推脫,豈不是不知好歹了?卻之不恭,但只此一次,下不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