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王府絹子在沒有十一絲的時候,可是全在馬家定的,馬鳳才為何鬧此一出,楚嬌娘明白得緊。
楚嬌娘回屋換了一身蒼青色如意紋的襖褂子和一條蝶戀花的褶裙;又規整的綰了個圓髻,順著在斜邊裝點了兩支雅緻的玉雕百合的簪子,不繁雜也不累贅,顯得清透素淨。
說下來,楚嬌娘還未真正與景王府的人有過往來,也是因她不會,且也不慣與這些人來往,多是郭媽媽在當中與之交涉。
這次也多虧了馬鳳才。
道想冤冤相報何時了?楚嬌娘可從沒想過要去整他。
為了不使身份搭不上景王府,楚嬌娘讓阿夏叫了一架四人抬的小轎,強端了大夫人的款,去了景王府。
景王府在吳州城的柳西街,甚少有人前往攏去的一條街,整一條道上,全是景王府的外圍牆,東西兩頭看不見尾的那種。
小轎停在南側,兩顆松柏挺拔的角門處,阿夏前去敲了門。不一會兒,裡頭看門小廝探頭出來問是何人?來做甚麼?
阿夏道:“十一絲東家,有事求見於媽媽。”此於媽媽正是景王妃身邊的隨行媽媽。
小廝打量兩眼,本想道於媽媽是王妃身邊的人,可不是好見的,若有事兒,替她們傳呼就可以了。
但只在一刻,小廝陡然想起王妃近日迷上了十一絲的繡絹,瞧來者是十一絲的東家,立馬轉面當了貴客,讓等候少許,這就差人去傳了話。
約一柱香後,於媽媽親自來角門處接了人。
只見年近半百的婦人著一身絳紫色的衣裳,正疾步從假山處繞出來。見著楚嬌娘,也不知何處來的一陣欣喜道:“哎喲!這是什麼風竟把十一絲的東家給吹來了,方王妃還同我說,出自您手的《鳳棲梧桐》可是栩栩動人,都比上宮中的錦繡,叫人挑不出刺來呢!”
楚嬌娘微微詫異,先給於媽媽問了安,隨後一身謙態道:“王妃娘娘謬讚了。與王妃娘娘的,那自都是要下些功夫才行,總不能被人撿了錯處,於王妃娘娘丟了臉面,於我十一絲也是丟了名聲吧。”
於媽媽瞧了瞧這位東家,此前在定絹子時只遠遠見過,聽說是位鄉野村婦來著,當時她還有些瞧不上,但手藝是真的好。這會兒算是打頭一次聽她說話,聲音可謂泠泠好聽,話也是教人聽著規矩順耳。
於媽媽附和道:“可是讓夫人盡心了。”
楚嬌娘客套:“哪裡哪裡,都是應該的。”
二人說著,於媽媽往裡頭做了牽引。
楚嬌娘跟著於媽媽進了角門,走過角門處的院子,轉著又進了垂花門,接著繞了一條游龍似的長廊後,便徑直往內院走去。
楚嬌娘見識過這些貴府院內的闊氣豪大,知曉這些人家的規矩嚴謹,是以從進門後就開始提著氣兒,一步兩步走得謹慎講究。
阿夏也是個野丫頭,長這麼大這是打頭一次進來這貴內院來,且還是王府,可是開了眼見。
但阿夏也是曉得分寸的人,記著自家小夫人……阿夏覺得自家家小院小的,與此不能比,所以稱呼小夫人,來之前,就提醒過她:王府不似別地,若不進去倒也還好說;若進去了,但凡見著什麼,不可一驚一乍,得持著規矩。要是沒規矩,出了事兒,誰都保不了誰。
於是阿夏這會兒跟在後頭,便是眼前、身邊,各種她沒見過的稀奇花樣出現,她也只除了轉動眼珠子偷偷看一看以外,餘它的,一丁點兒都不敢逾越,將全身繃得可是緊。
於媽媽一路未問楚嬌娘突然前來所為何事,在路過一所偏院後,照舊往府中更深的地兒走著。
楚嬌娘狐疑,原想著這位於媽媽頂多只會將他們請入會見外客的小側院裡坐會兒,問問來由罷了,沒算著會一直往府裡走去,未免有些遠了。
“於媽媽,您這是要……”楚嬌娘沒忍住。
於媽媽雙眼彎出和氣,“方才我同王妃在說絹子的事兒,正和王妃道著,說抽個空去請十一絲的東家來坐會兒。這不,小廝就來傳話,說十一絲的東家來了,當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王妃這會兒可是等著見您呢。”
楚嬌娘頭頂猛一道雷劈下!她並未備著去見王妃。
阿夏比楚嬌娘更是震驚,連頭都抬起來了,想要喊聲“夫人”,見此地不宜,又憋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