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待人走遠,對黎靜珊笑道:“她們應是才從天巧堂的練習工坊回來。走,我帶你也去見識一下。”
他引著黎靜珊往天巧堂正堂走,邊不無感嘆地介紹:“這裡按工藝分為四部十八坊,分別為鐫刻、鍛燒、嵌綴和細金四大部,”
兩人走過了天巧堂大殿,站在前面的巨大前庭中。葉青指著左右兩邊的幾排平房,“這四部並非各自獨立,而是融入到十八坊中。這裡就是十八工坊。每一坊又細分為三到十幾個不同的工序組。”
他伸長手臂環指了一圈,笑嘆道:“以後幾年裡,咱們的歲月就要在裡面消磨過去咯。”
黎靜珊卻兩眼放光,殷切問道,“我可要進工坊裡看看嗎?”
“隨意參觀。”葉青笑道,“十八坊每日子時關閉,寅時開放。天巧堂的弟子可隨意進去練習。”
他話音剛落,黎靜珊已經往最近的一間工坊走去。進到裡面,原來是按標準的教室格局佈置:寬大的屋子正前方擺著一張長條桌,側方有一個玻璃展櫃,卻是空的。
“夫子授課時,有時會在展櫃裡展出精美的作品,給學員模仿。”葉青指著玻璃櫃道,“你來晚了兩天,前兩日,競寶閣曾送了一批各色首飾過來展示,讓學員們開啟眼界。”
黎靜珊惋惜的嘆了口氣。
長條桌前面,整齊地擺著兩列共十二張方桌,兩邊牆上掛著鐫刻工藝的流程圖,靠牆有兩排格子櫃,一個個格子都有編號上鎖。
“那是工具箱,每個學員的工具都單獨放置。還有分到的聯絡材料也存放在裡面。”葉青她身後道,“每一個工坊的基本配備大致如此,只有煅燒坊例外,要去單獨的朱雀坊練習。”
黎靜珊又走了幾個坊,果然是大同小異。她暗自給天巧堂下了評語:簡潔大氣,實用高效。倒是有了現代工藝車間的雛形了。她微微翹起嘴角:點贊!
“對了,你方才說那些女弟子是在這裡練習回來……”黎靜珊轉頭問道,“現在已經開始授課了嗎?”
她記得,可是過了中秋才開學的呀。
葉青搖頭,“尚未。只是正式開學後,每月都有考核,評定等級。因此弟子們有空也會過來熟悉工具,練練手。”
他笑了笑,“畢竟能來這裡學習的,都不是什麼庸手,基礎的手藝都會的。”
“考核……會是怎樣的考核?”
“我不是夫子,怎麼會知道?”葉青搖頭笑道,“聽說很嚴格就是了。”
兩人邊說邊往留園走,卻見一人錦衣華裳,抱著雙臂斜倚在留園的月門邊上。見那二人過來,原本含笑的臉上,飛快閃過一絲不快。可不正是阮家三少阮明羽。
黎靜珊快步走上前去,在外人面前還是規矩行禮,“見過三少爺。”仍是忍不住歡喜地問道:“你怎麼來了?不是說今日要回總店的嗎?”
阮明羽鬆開手臂,傲嬌的哼了一聲,“還不是想著親自帶你逛逛店裡和天巧堂。不過看來你已經找到好向導了。你就是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