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黎夫人接了刺繡的活兒,也不用去給人洗衣物了,每日只專心做繡活。她繡工好,手腳也快,每日裡能有近百錢的進項。然而黎靜珊看著母親熬紅的雙眼,心疼不已,勒令她每日裡只許做三個時辰的繡活。她也控制了去秀坊進貨的數量,不讓母親太過勞累。
在她看來,沒有什麼比家人健康更重要的。錢可以慢慢掙,為此熬壞了身體可是大大地得不償失。
黎靜珊掂著錢袋,思量著今晚回家後,也許該好好盤算一下,如今是否攢夠本錢去採買布料繡線了吧。
她一直記著張巧言告訴她的,若是自備材料,做成繡品寄賣,行情好的話,還能掙更多。而她與何夫人做成的那筆生意,也讓她對自己設計的圖樣有了極大的信心。
她有圖樣,母親有手藝,缺的是資金而已。若是攢夠了資金,自己進材料做繡品寄賣,單件繡品上能賺得更多。因此她一直存著這個念頭。
是夜,吃過晚飯後,黎夫人收拾好廚房,就看到女兒捧著那個裝錢的木匣子,在床頭一枚一枚地數著,活像個小守財奴。
“你這是要幹什麼呢?”黎夫人笑道,“這是在清點私房錢嗎?”
“然也!”黎靜珊抬頭笑著應道。她把自己的想法跟黎夫人說了,又跟母親分析道:“我去布料行問過,不過幾百文錢就能買到足夠做上百個香囊荷包的繡線繡布。而做成繡品後,每個荷包能至少賣三十文錢!”
黎靜珊興奮地抓住黎夫人的手,覺得眼前飄過的都是金光閃閃的銅錢和元寶,“娘,一百個荷包就是三千文耶!”
黎夫人也笑,但是卻冷靜地問道,“就算娘繡出一百個荷包,你一定能都把它們賣出去嗎?”
黎靜珊一聽,也陷入沉思,最終說道,“我明天去交貨的時候,跟張姐姐打聽一下行情,看看什麼樣的花樣好賣。”
“若是想自己設計繡品,最好設計系列作品。比如香囊、繡帕、腰帶等都用相同的布料和相似的圖案,或者至少同種主題的圖案。”
張巧言聽了黎靜珊的想法,指點她道:“如今人們喜歡什麼都成套搭配,這樣既是減少了選擇困難,店家也好整裝售賣。”
黎靜珊了悟地點點頭,這跟現代商家捆綁銷售是一個道理,連運動會吉祥物都設計一套五六個地搭著賣呢。
張巧言很喜歡她一點就透的聰穎,又笑著道:“如今不過一個月就到端午節了,你可以設計些跟節日相關的,先在這裡寄賣。若是怕市情不好,就先做少點。計件的繡品你也先做著。若是賣得好,你再全力繡自己的花樣都行。”
黎靜珊大喜過望,知道張巧言是給了自己極大的便利了,拉著她的手只不停道:“謝謝,謝謝姐姐。”
“妹妹是個實誠人。”張巧言笑道,“什麼謝不謝的,我又不是白替你寄賣的,三成的租佣可是一文也不少呢。不過是看你的繡品好,尋個合作伙伴罷了。”
黎靜珊誠摯道:“還是要多謝您,也不是誰想進來寄賣,都能得這個機會呢。”
張巧言笑著捏了捏黎靜珊的嘴角,“嘴甜。姐姐喜歡!”
黎靜珊低頭笑了笑。又想起些什麼,她環視著店裡的繡品佈置,指著那些擺放得整整齊齊的繡品對張巧言道:“張姐姐,對店裡的規整佈置,我有點想法,姐姐可願聽呢?”
“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