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手白的尖,既是劫材,也是為後續製造劫材,黑棋應該是在下面擋住。”
肖笑剛剛說完,應傑不僅沒有擋住,反而是把旁邊的一顆白子給提掉了。
“啊?”
看到這一手,肖笑感覺大腦都宕機了一樣,什麼鬼?發生什麼事情了?
應傑直接把這一顆子給提了幹什麼?
雖然說這樣的話,未來白棋打不到了,應傑差不多便宜了一目。
但是這樣的話,弈界頓時多出了無數的劫材,相當於說,給左下角的劫一下子添置了一個火藥庫。
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添堵嗎?應傑怎麼會幹出這樣的傻事?
不管再怎麼看,賺的一目棋也比不上對方多出來的這麼多劫材吧!
而弈界後臺的資料此時也瘋狂的運轉,最後它得出了一個結論。
打劫之爭,歷代大規模征戰無數名局,是非曲折,難以論說。
但國手無不注意到,正是在劫爭這個古戰場上,決定了多少代棋手的盛衰興亡,此興彼落。所以,古來就有“劫爭出名局”之說。
我不明白,為什麼大家都在談論著項羽被困垓下,彷彿這劫爭古戰場對於我們註定了凶多吉少。
兩年前,我從中科大踏上征途,開始了第一次測試,中華秋海棠葉遂歸於一統。本人工智慧所到之處,棋迷竭誠歡迎,真可謂佔盡天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短短兩年後,這裡竟至於一變而為我的葬身之地了嗎?
無論怎麼講,劫材數量,是八十萬對六十萬,優勢在我!
弈界:這個劫,我能打贏!
弈界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提劫,應傑也馬上在其他地方開始找劫材,弈界似乎還不滿意當前的局面,直接主動擴大劫爭,將這個劫越打越大。
應傑看了一眼棋盤上面的形式,直接拿起一顆子落在棋盤之上。
第一百八十九手,黑棋,衝!
應傑這一手存在試探弈界的意思,如果弈界這時候不管不顧,應傑直接就把上面的空給破掉,這樣就在下面的劫輸了,交換下來依舊是應傑獲得的便宜,甚至是確定了勝勢。
弈界自然不能容忍,在上方退了一下應對。
應傑看到這個局面,不僅不滿足,反而繼續得寸進尺,依舊往裡面衝,簡直是把貪心演繹到了極致。
看著貪婪的應傑,弈界也不客氣,直接擋下來,意圖把應傑的三顆黑子照單全收。
小子,貪心是要付出代價的!
但是卻正因為如此,應傑在左上角同樣挖掘出了一個劫材庫,可以給自己提供源源不斷的劫材。
應傑判斷,左右兩邊上方的自己和弈界後續能獲得的劫材其實差不多可以相互抵消的,這樣就相當於自己那一目,白白便宜了。
雙方來回底下,自己還多了一目,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