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很多話大家都認為是應傑喝多了在開玩笑。
不過這並不妨礙酒醒了之後大家調侃應傑。
怎麼醒酒就拉了?
“傑哥,世界冠軍感覺怎麼樣?有什麼特殊的感受嗎?”
應傑看著盯著自己的布穀雲莫名其妙的說了一句:“什麼怎麼樣?”
拿了世界冠軍之後,賓周又不會發光,更不要說直接變成光了。
“不是說拿了世界冠軍狀態不好嗎?他們說拿到世界冠軍之後,有一段時間狀態會不行。”
“那是因為拿了世界冠軍之後,就感覺目標達成,鬆懈了。
對我來說一個世界冠軍,塞牙縫都不夠,我怎麼可能因為這個鬆懈?”
應傑聽到這話,扇了扇自己手裡面的扇子。
圍棋世界冠軍跟其他世界冠軍不同,只要是符合參賽規模,獎金條件和比賽規格的杯賽都會被認定為世界冠軍。
所以每年少的時候可能只有一兩個,多的時候五六個都有。
大部分時候這些冠軍都不會被一個人拿走,畢竟沒有人敢保證自己慢棋不翻車。
所以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人拿到世界冠軍。
但對於很多頂尖棋手來說,能拿到一個世界冠軍,就算是圓夢了,是自己的終身目標。
拿到之後,自然就鬆懈了。
人生目標都實現了。
甚至不僅是棋手鬆懈,可能連家人都會鬆懈。
因為不少棋手都是家人脫產陪讀,從業餘到職業都是在家人,尤其是父母的督促下不斷學習的。
而世界冠軍就感覺好像是考上了大學,父母好像就感覺這個目標已經完成了,對自己孩子就開始放鬆了。
失去了父母和身邊人的督促,很多世界冠軍獲得者在奪冠之後的待遇就像緊繃的高三突然進入無人管的大學裡面一般。
狀態不好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高三跟大一的學習效率有幾個人能一樣的?
至於為什麼很多人結婚之後突然狀態好起來。
結婚就像是你突然從大學校進入社會一樣,發現啥都要錢,自己在學校裡面當了幾年廢物現在當不下去。
只能重新再捲起來了。
應傑卻是從始至終是自己一個人跑到首都寄宿學校,加上上輩子是在大學期間重新撿起的圍棋,父母自然不可能很看好,都是全靠自己逼著自己去。
所以在自覺性上,應傑自認為要比其他很多人強不少。
人類這種東西,偷懶就是常態,你再熱愛圍棋,訓練肯定也比你打遊戲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