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探應傑的底,還是對自己家的第一人沒有底,也沒有人知道。
而樸正煥本來計劃是作為副將上場的,看到這個情況,便主動請纓提前上場。
但他並沒有急哄哄的說要第一個出場,而是很有戰略的選擇作為副先鋒出場比賽。
如果應傑可以一直連勝的話,韓國隊作為最後出場的隊伍,樸正煥這個副前鋒就是第一階段第四場才出場。
也是農心杯第一階段的最後一場對局。
應傑連續比賽前三場,樸正煥可以透過對局對應傑進行研究,瞭解他最近的對局狀態和對局風格。
而應傑連賽三場之後,作為人類狀態難免會陷入疲憊,樸正煥以逸待勞,加上第一次跟對方對局。
既給對方套了一層負面buff,也給自己加了好幾層正面buff。
擂臺賽不僅要講究實力,更要講究排兵佈陣的策略。
不然的話,如果光靠強大的實力,大家早就把第一人放在第一個位置上了。
種種buff之下,樸正煥感覺這一場,自己必定拿下。
而樸正煥現在要做的,就是仔細觀察應傑的對局,提前做好準備。
而對局室裡,應傑看著對面自己不認識的扶桑棋手,兩人開啟棋盒後鞠躬示意。
隨著裁判的宣佈,比賽正式開始。
應傑看到拿到的白棋更加淡定了幾分。
應傑本人確實也知道自己現在感覺有點飄,沒辦法,贏的太多了。
就像小云說的。
傑哥的對局根本沒有必要看。
一覺醒來又是一場勝利。
應傑相比於同時代棋手,優勢簡直太大了。
不僅是超越時代的狗思維。
更是訓練效率的問題。
應傑用狗訓練是其他選手自己擺棋和集體討論的幾倍效率。
等於在運動員中一個人有現代的科學運動方式,而其他對手還在自己靠自己摸索著訓練。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應傑訓練一個小時,可能相當於相同天賦的人訓練一天。
這種可怕的訓練效率,也體現在了應傑恐怖的進步速度上。
這也是最讓其他中國棋手不解的地方。
應傑進步速度簡直一個月一個樣子,這個進步速度簡直就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