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應氏杯世界圍棋錦標賽,第一輪晉級的選手為,應傑七段、時銘志九段、俞亮九段、顧少傷九段、夏花八段、崔澤八段、樸正煥九段、半澤直樹六段。
直接晉級第二輪的種子選手為陸力九段、光胤九段、黃河九段、張詡九段、趙志錫九段、崔浩賢九段、高永夏九段、林日煥九段。
本屆應氏杯第二輪採用摘牌制,第一輪晉級選手可按抽籤號碼前後順序自由在直接晉級第二輪的種子選手中選擇挑戰對手,無同國迴避原則。”
應傑跟其他晉級的十五名選手坐在臺下聽著臺上主持人講述著比賽規則,一邊聽著一邊點頭。
第二輪十六名選手當中,中國佔了八名,半壁江山。
大多數世界大賽都是這個樣子。
人數多就是能出奇跡。
十六強佔一半,八強估計能佔五個到六個,四強到時候就直接3比1了。
在後來韓國領軍人物沒有辦法突破中國厚度的時候,決賽甚至大多數時候都是中國內戰。
後面內戰多了,大家都害怕把韓國心態打崩,以後不辦世界大賽了。
至於崔澤為什麼是八段,居然升級的這麼快。
這是因為中韓的特殊升段規則不太一樣。
中國像是應傑他們,拿到雙邊對抗的冠軍這些可以直升七段,兩次世界亞軍或者一次世界冠軍可以直升九段。
特殊升段規則採用的是直升制。
但是韓國沒有直升,採用的有點類似於累積制。
世界棋戰冠軍連升三段,亞軍升高一段。
國內棋戰(前三大棋戰)冠軍連升二段,亞軍升高一段。
國內棋戰(第四位到第十位的棋戰)冠軍升高一段,亞軍獎勵升段點數200點。
崔澤近一年拿到了好幾個韓國比賽的冠亞軍,段位自然累積的飛漲,居然還比應傑高一段。
不過應傑只要手握兩個世界大賽的決賽權,就直接預設升九段了。
所以兩個人到底誰先進入九段還不好說。
不過到了這個層次,段位並沒有什麼意義,只是一個榮譽稱號。
就像沒有人會把應傑真當一個七段看。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
“下面有請八名種子選手上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