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亞洲盃這種比賽規定30秒內就要走一步,只有十次共計十分鐘的機動時間,就算下的再慢,兩個半小時之內都能結束戰鬥。
而這一局兩個人差不多花了四個小時的時間結束了這盤棋,時銘志超時負。
雖然只下了四個小時,但時銘志感覺比下了七八個小時還要頭暈眼花。
精神損耗實在太嚴重了。
自己前半盤的局面讓自己一直像打了興奮劑一樣,強打著精神100%專注的投入到棋盤當中。
但是結束的那一刻,就好像興奮劑在那一刻完全失效了。
時銘志九段整個人瞬間疲軟掉。
現在應傑說什麼,時銘志都不一定能聽得清楚。
時銘志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應氏杯有信心嗎?”
應氏杯是今年開展的第一個世界大賽,馬上就要舉行了。
作為第一個出資創辦的世界大賽,雖然被扶桑知道之後搶先舉辦了世界圍棋比賽,但依舊是中國人第一個建立的世界大賽。
和大部分世界大賽不同,應氏杯效仿奧林匹克運動會,四年舉辦一次,一共有24名選手參加比賽。
第一輪八名種子選手輪空,其他十六人進行單敗淘汰,勝出者組成十六強。
隨後繼續單敗淘汰賽,到半決賽時進行三番棋對決,而決賽進行五番棋對決。
可以說是在世界大賽中比較少見的比賽方式。
因為其他世界大賽基本上只會在決賽進行番棋,大多還是三番棋。
但同樣,條件最苛刻的應氏杯也是當今世界獎金最高的圍棋職業賽。
冠軍獎金40萬美元,亞軍獎金十萬美元,甚至被稱為世界棋壇的奧運會。
同時也是韓國法律規定,可以免除兵役的三個世界大賽冠軍之一。
其他兩個世界大賽一個已經取消舉辦,另一個富士通杯今年年底舉辦最後一屆。
可以說,韓國的棋手想要不服兵役,除了法律規定小學學歷素質不達標可以不符合標準之外,只有拿到應氏杯冠軍才可以。
對韓國選手來說,應氏杯比其他世界大賽要重要無數倍。
是必爭之冠。
而前四屆的冠軍也被韓國直接包攬。
到第五屆中國才收穫一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