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算什麼?”
亞運選拔賽開始之前,肖笑看著在本子上寫寫畫畫的應傑有些奇怪的問了一句。
馬上就要開始比賽了,應傑怎麼好像在做數學題一樣?
應傑之前聊天的時候不都說不想參加高考,都沒有上大學的打算嗎?
還語重心長的教育自己,說大學沒什麼意思,食堂一年比一年貴,宿舍還不一定有空調,有時候還有什麼強制的跑步活動,學生會是苦力會,社團都沒活人。
總之就是一句話,大學生活不好。
“我在算等級分。”
大致算了一圈之後,應傑把筆放了下來。
“這次的機會真是千載難得!14個人下雙迴圈,而且基本上全部都是等級分前二十的。
我如果連贏26場的話,至少保底漲150分以上。”
本次亞運會選拔賽在國家隊內部展開,男子團體共有六名隊員,其中五人可以上臺比賽,一人替補。
國家隊一共十四名選手報名了這次選拔賽。
其中兩名人選由等級分排名第一第二的陸力九段和光胤九段持外卡免選參賽。
而剩下四個的名額,由十四名棋手下雙迴圈賽,共計二十六場,每日雙賽,半個月完成選拔。
勝一場積兩大分,按照大分進行排名,選出排名前四的選手進入圍棋亞運男團。
如果碰到大分相同的情況,則按照小分從高到低排列。
小分則是你贏過的所有對手的分數總和。
簡單來說,你贏了對手成績越好,伱的小分越高。
有時候會出現你輸給了好幾個倒數的選手,但是贏的卻都是強手,然後拼小分的時候卻排名前列。
但是對於應傑來說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次比賽記等級分。
而且半個月連賽二十六場。
自己現在的等級分是2393.7,26場全勝保底再加上150分的話,就到了2543分,甚至更高。
這個分數就已經直接到了等級分三十名左右的位置。
要知道九段在一開始確定等級分的時候,就是25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