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穀雲在上方小飛,而應傑對應的在右下方小飛。
布穀雲感覺有點奇怪,除了無憂角的方向不同外,傑哥今天的佈局居然跟自己詭異的成了一種映象之局。
不過布穀雲也沒有多想,應傑如果佈局需要抄襲自己,布穀雲馬上感覺自己就有信心去打世界大賽了。
略微思考布穀雲選擇在上方連片,做出大模樣來,這也是布穀雲和應傑多次對局的經驗之談。
自己但凡有弱棋和斷點,必定會被應傑敏銳的抓到,狠狠的懲罰。
而應傑並沒有選擇和布穀雲一樣,而是直接對左上角布穀雲的無憂角進行攻擊。
第十手,白棋,肩衝!
來了,布穀雲看著應傑招牌式的下法,就知道又是熟悉的味道。
而此時一個裁判路過了兩人的對局旁邊,看到肩衝無憂角的下法頓時停住了腳步。
這個下法並不是沒有見過,相反,有很多圍棋愛好者都見過這個下法。
為吳清源晚年的時候在《21世紀圍棋》中所提到過,並且他本人一直認為這是對付無憂角的最佳方法。
不過,吳清源在書中提到的變化圖,並不被棋界所認可,因為確實是虧了。
他給出了一個第一步的正確答案,卻沒有辦法給出正確的過程。
所以肩衝這一招,大家在看到錯誤的過程後,就自然而然的將正確答案否定掉了。
直到AI時代,人工智慧找出了肩衝真正的下法,證明這一招和碰一樣確實是對付無憂角的有效方法之一。
布穀雲稍微思索一下,這個方法之前雖然見過應傑下出,但並沒有具體討論過,實戰當中還是需要自己考慮應對方法。
略微思索,布穀雲還是選擇貼住。
雖然布穀雲覺得也可以爬一個,但是爬的應對就相當於自己大飛守角,應傑的白棋靠了上來,雖然退一步也可以,但是卻沒有報起來更積極。
而且如果選擇爬一個,布穀雲總感覺應傑再碰上來會很機敏,自己找不到好的點去反擊,不如貼住。
對付應傑一點虧都不能吃,但凡吃下第一口虧,後面就得捏著鼻子繼續吃下去。
看到布穀雲的下法,應傑點了點頭,除了脫先之外,貼確實是最好的下法之一了。
但應傑直接選擇跳向中腹,這些對於其他人來說好像從來沒有見過,但是對於應傑早就是常見下法了。
看到應傑的應對,布穀雲稍微思索後決定在下方打入,將兩邊的白棋分開,削弱下方白棋的勢力。
雙方簡單的逼住拆二後,應傑再次來到右上角,對著布穀雲的小飛守角進行肩衝攻擊。
看到這一手,旁邊的裁判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剛才的肩衝自己還能勉強理解。
但肩衝小飛守角不是明顯幫助對方更好的加強自身嗎?
這孩子,真的會下棋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