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潘宥誠看向的明明是凌龍,他壓根就沒多看凌二一眼。
“租房不租,我們要買房。”凌龍看他不回凌二的話,終於不耐煩了。
“我叫潘宥誠。”他伸出手道,“你們是要買房啊?”
他撓了撓頭。
凌二問,“兄弟,我們時間緊,你要是沒事,我們就先走了。”
“不是,你們給什麼價,要買房有啊。”潘宥誠笑著道,”就是不知道你們給什麼價。”
凌二走到板車跟前,掀開蓋在上面的編織袋一看,笑著道,“你是賣蘿蔔纓子的啊,季節不對啊,這麼蔫吧,誰要啊。”
所謂蘿蔔纓子其實就是蘿蔔葉子,冬季的時候,蔬菜少切貴,不管是城裡還是農村,都喜歡儲藏一點,拌在豆腐渣裡或者炒著吃,總比硬扒飯強。
潘宥誠笑著道,“便宜,沒事販點。”
凌龍道,“你是本地的?”
他們縣不大,卻是同井裡的青蛙一樣,有一種迷之自信,除了本縣人,稍微靠南邊一點的市裡人,在他們眼裡也是外地人,他們都稱呼為小蠻子。
判斷的依據很簡單,他們和市裡的口音卻是不一樣的。
倒是和隔壁的下蔡市口音差不多,後來行政規劃,成功劃入了下蔡市,不過,互相也不親熱,因為下蔡市偏北,是吃麵食的老侉。
嘴裡是老鄉,心裡怎麼樣,那就是鬼知道了。
總之他們這旮旯,不南不北,簡直是江淮大地的一朵奇葩。
潘宥誠道,“不是,我石婆店的,聽說你們要買房子,我這走街串巷的,剛好遇到過一家要賣房子的。”
凌二笑著道,“我買房是準備在一中讀書的,太遠了可不行。”
“不遠,”潘宥誠道,“就河邊上,往前面走一里地,關鍵人家賣的不便宜。”
“兄弟,我不讓你白跑,帶我們去吧,不管成不成,都有你的好處。”凌二道。
要不是為了好處,對方當然不會這麼熱心,大老遠的追上來。
潘宥誠道,“這個嘛...”
故意拖著長音。
凌二道,“這樣,不要你說位置,你說下那房子情況吧,差不多我們就去看看。”
潘宥誠道,“老頭子以前是農機廠幹部,老太太是教師,現在全退了。房子是新翻修的,前後八間。
結果呢,他兒子,剛不到四十歲,得了尿毒症,媳婦跑了,不問事,現在他們得照顧兒子,孫子,到處得花錢。
那點積蓄不夠用,那就得賣房子。”
看到凌二遞過來五塊錢,推辭道,“這個多不好意思。”
“可別假,都是生意人,拿著吧,”凌二直接塞他口袋裡,“帶我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