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鴛鴦麒麟臂> 第一百一十二章:內奸楊桉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二章:內奸楊桉澤 (1 / 4)

那個中年婦女悲嚎一句:娃兒,就奔了過去,把這個年輕女人拉起來,然後抱頭痛哭。

周圍的鄉親這才反應過來,是死人活過來了?鄉親們紛紛圍了上去。楊桉澤就拉著我往外走,小李小王也跟在後面。

小王問我這是怎麼回事?楊桉澤說應該是假死,我們還有任務,就不要參與人家的事情了。

上了車,小王就倒車出大道,我們再一路趕往龍池鎮山腳那邊。從龍池鎮翻過山對面就是映秀鎮,也就是08年地震很出名那個小鎮。

過了龍池鎮不遠就是龍池國家森林公園,在上山的路邊有一個龍香院,這是一個古寺廟,在地震的時候坍塌了,但是裡面的佛像沒有倒。後來重建了,這裡就成了旅遊景點。

在建國前,龍香院旁邊的茶館曾經是袍哥會的一個據點,現在還有六七十歲的袍哥會成員在這裡吃茶擺龍門。

袍哥會是一個渙散的組織,大部分是農民組成。袍哥會取《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之義,表示是同一袍色之哥弟。

這個組織幾百年來亦正亦邪,好事壞事都做,所以是一個無法定性的組織。像川軍出川抗戰,裡面就有很多袍哥會的人。但是組織大了,就會什麼樣的人都有。

袍哥會發源於清朝初期,壯大於民國時期,與青幫、洪門為當時的三大民間幫會組織。

這個組織在建國前,是可以和當地國民**平起平坐的,在四川有著絕對的統治地位。袍哥組織裡有高低階別之分的堂口,即威、德、福、智、宣五個班輩。

民國初期,四川的黨、政、軍、農、工、商各界都有人參加袍哥會。建國後袍哥會被打壓,然後解散了,但是秘密堂口還在。

而龍香院旁的這個茶館,就是袍哥會經常聯絡的據點。

我們把車停在龍香院附近路邊,徒步去茶館。這個茶館和龍香院一牆之隔,都是磚木青瓦結構,顯得古色古香,頗有韻味。茶館門口旗杆上掛著一個大大的‘茶’字黑色幡旗。

裡面的客人除了舊日的老袍哥,也有當地的居民,還有路過的遊客。所以我們走進人聲鼎沸的茶館,並沒有引起特別的關注。

小王是都江堰市的人,對蜀地的茶文化特別瞭解。而我只會喝一下功夫茶。楊桉澤和小李是北方人,應該對茶文化不是很瞭解。

我們找了個空的八仙桌,大家就坐。小王點了五杯峨眉山綠茶,還有糖果、香菸、瓜子、花生等小吃。一會兒夥計就用托盤端了茶水上來,再放下各種小吃。

舊時的四川茶館裡還有掏耳朵、擦皮鞋、算命看相的遊走其間。還能看川劇變臉、可以聽清音、還有人溜鳥、有的打盹兒或者看閒書。

在這樣的環境中,你可以深深感受到社會群體的親和,感受到茶館濃濃的地方特色。所以蜀人特別愛過來泡茶館喝綠茶。

更有些人喜歡湊在一塊擺龍門陣,天南地北的聊。泡茶館的人一邊喝茶,一邊欣賞地方特色的曲藝節目,這也是一種享受。

夥計端上來的是“蓋碗杯”,分為茶碗、茶蓋、茶托三部分。這是唐代四川節度使崔寧發明的,後來這種茶具流傳開來才全國仿造。

小王給我們仨每人端了一杯茶,再擺弄著剩下的茶盤和兩個茶杯。他把一個杯子放到茶盤裡面,另一個放到茶盤外面。這是請喝茶的意思,也是袍哥會中求助的意思。

周圍的客人中,有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穿著黑色的長袍,頭戴黑色禮帽。他扭頭看了我們一眼,就走過來坐下看著小王。再端起茶水吹幾下喝一口,然後把茶杯放入盤子當中。

這暗號算是對上了。這是一個老袍哥,可能打不動了,但是還能傳遞資訊。

不認識的袍哥之間,在茶館會面就會擺出茶碗陣。就是用茶碗擺出各種陣勢,然後透過陣勢起到傳遞資訊的作用。小王擺的是‘木楊陣’,意思就是想找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