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還有修道之人,不過和當初的北宋時期相比,這個時代的修道之人,都有大隱隱於市的講究,不再是像北宋時期那樣,修行于山野,名傳於坊間。
作為天下第一修,半隻腳踏入仙門的神人,黃玉正滿臉歉意的指著外頭的喧鬧聲,對餘燼這樣解釋道。
餘燼一頭白髮,儘管容貌俊秀,也很年輕,看起來介於少年和青年之間,但餘燼太過高深莫測,黃玉正完全看不透,所以將餘燼當成了隱居不知道多少年的紅塵仙。
這世上是有仙的。
別人不知道,但黃玉正清楚,他能踏入仙門,便是得了一位紅塵仙的指點。
而紅塵仙這三個字,也是黃玉正從這位仙人口中得知的。
這位仙人以“與世無爭”為道,放棄一切爭,因此沒有飛昇,駐留人間至今。不過黃玉正儘管受這位“與世無爭”紅塵仙的指點,但他對“與世無爭”之道持反對看法。
黃玉正認為,天地大道,萬物需爭,你不爭,便什麼都沒有!
是以,他建造了道觀。
不為傳道,而是為了收集人間富貴。
只有富貴,才能體會真正的人間百態。不然的話,只能是人間苦態罷了。
“那現在的修道之人,是什麼樣的?”餘燼想了想,他儘管過了幾次壽辰,收了不少道門的禮物,但對於那個時期的修道之人,並沒有多少接觸。
因為後來那些修道之人,都跑去修行餘延郎的道法了,不來找他了。
“修行於富貴人家,名傳於達官顯貴。”黃玉正說道。
餘燼點點頭,他也就因為黃玉正這麼一說,突然有些好奇罷了。
“仙長以為此做法如何?”黃玉正問道,他記得就是因為自己贊同這般做法,才惹得那位“與世無爭”的紅塵仙不想再見他。
“因時而變。”
“仙長請用茶。”黃玉正心中頓時鬆了口氣。
看來這位老人家的接受能力很強,黃玉正此時如是想到。
“嗯。”餘燼點點頭,然後一口悶,喝完就往外走,千歲立馬跟上。
餘燼和千歲這般做法,反倒是讓黃玉正緊繃的神經頓時一鬆,因為千歲給他的壓力太大了,那一股神性太過強烈,恐怕傳說中的真神,也無法和這一股神性相提並論。
“這二位,到底是什麼來歷?”黃玉正心嘆口氣,只可惜“與世無爭”那位紅塵仙不肯再見他,不然的話,他倒是可以跟這位前輩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