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3章 過節 (1 / 5)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桂影中。

八月桂花香。

在衚衕裡總能聞到一些似有若無的香味。

此時,四合院裡一片熱鬧的景象,家家戶戶都在忙碌做團圓飯。

月餅自然是少不了的東西。

過往很多人家都會自己在家裡做,不想做就去“餑餑鋪”買。

每年農曆八月份起,各個“餑餑鋪”就開始出售月餅,其中以前門的正明齋、東四牌樓芙蓉齋、東四北段芳齋、西單牌樓北的毓美齋、地安門外桂英齋的月餅最為有名。

徐得庸和徐慧真買的的就是正明齋的。

這頓團圓飯徐得庸之前開的銅火鍋用上了,買了三斤羊肉卷,那麼一涮,配上芝麻醬,韭菜花等蘸料,嘿,那叫一個地道!

除了各種吃食,八月十五又被稱為“果子節”,自然少不了各種水果。

什麼沙果、大鴨兒梨、京白梨、紫葡萄、白葡萄、蘋果、石榴、水蜜桃、李子,都是收穫時節。

再往後,門頭溝的大柿子、郎家園的大紅棗、懷柔的油栗子、密雲的小蜜棗等都搶著露臉兒。

中秋節講究送禮,不過梨和李子,沒有送人的,越是好吃好看的李子,人家越是說是墳堆兒種的!

老話說了:“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

不過,徐得庸和徐慧真都沒有多少親戚,前幾天天氣轉涼徐慧真有些不適,大舅哥那裡打了個電話也沒去。

只往李家莊三姨家寄了些東西,那兒有賀永強和徐慧芝,她也不願過去。

來到奶奶這裡,做飯啥的徐慧真一般不讓徐得庸伸手,總要表現一下這孫媳婦的勤快不是。

即便現在懷著孕也是如此,在給奶奶打下手。

徐得庸則將碳火點上,銅火鍋擺好,一旁的小理兒坐在床上抱著一個“兔兒爺”玩耍。

這兔兒爺,白臉、豎眉,兩頰淡抹胭脂,身披大紅袍,頭戴黃金盔,盔上斜出兩耳。

肘關節和下頷能夠活動,“其制空腔,活安上唇,中系以線,下扯其線,則唇知己搗”,俗稱“呱嗒呱嗒嘴”。

正所謂:“蟾宮桂殿淨無塵,剪紙團如月滿輪。別有無知小兒女,燒香羅拜兔兒神”,兔兒爺是孩童的保護神。

做完這些,徐得庸就沒有啥事了。

這時小理兒抱著“兔兒爺”玩了一會,新鮮勁過去,覺得沒意思,抱著扔到一邊,差點摔到床下去。

徐得庸連忙上前道:“哎喲,我的小祖宗,你想摔也得過來十五再摔啊。”

說著將“兔兒爺”拿起擺在櫃子上。

俗話說:“隔年的兔兒爺,老陳人。”

這兔兒爺過了十五就淪為孩子的玩物,若是家裡還有去年請來的兔兒爺,都要摔了,再請一個新的來,寓意災去福來。

見徐得庸這樣子,小理兒卻樂滋滋。

這小傢伙真是沒心沒肺活著不累,遇事不愁人間頂流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