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此同時,伴隨著了全國各地興建水利設施的高潮,位於十三陵水庫也正式開始動土建設。
多數那個時代的人,都多多少少應該有“上河工”的記憶。
而十三陵水庫規劃在夏天汛期之前完工,滿打滿算也就不到半年,工期是相當的緊張。
不過在勞動光榮,全民熱情高漲、躍進的年代,沒有人退縮。
幾天後,58年的春節如期來到,大年三十的整個晚上,有兩萬七千多名民工、官兵、幹部、學生的勞動歌聲響徹了十三陵水庫工地。
不過,也在這個春節開始,各城市對豬肉、牛羊肉、鮮蛋、紅白糖、粉絲、糕點等8種副食品實行憑票定量供應。
漢民每月每人供應豬肉6兩,牛羊肉5兩;回民每月每人供應牛羊肉1斤4兩;紅白糖各4兩,鮮蛋2個。
另外“五一”節供應鮮魚,“端午”節供應粽子,採取多供戶少供數的辦法,供應日期在3天至7天以內售完為止。
當然四九城和滬上等大城市,供應相對多一些,豬肉每人每月定量12兩,新年供應蔬菜每人補助8兩。豬肉按每戶2人的1斤,3至5人的1斤半,6人以上的2斤。
雞蛋每戶每月1斤,鮮蛋、冰蛋各半,憑肉證購買。紅糖、白糖憑證,每人每次購買不得超過半斤。
不過也都在兩個月後供應減半。
一方面在宣傳之下人們勞動的熱情高漲,一方面物資供應逐漸緊張。
……
“小板凳四條腿,我給奶奶嗑瓜籽。奶奶嫌我髒,我給奶奶做碗熱片湯,奶奶說我沒擱油,我給奶奶磕仨頭……。”
不知不覺小理兒已經二歲多了,過了春節也可以說三歲,正是小嘴叭叭的時候。
今個除夕,此時小理兒正坐在小板凳上,吃著瓜子嘴裡也奶聲奶氣叭叭個不停。
說到最後她忽然停下來,小腦袋歪了歪,問剝瓜子的徐得庸道:“嗯,爸爸,我有太奶,為什麼沒有奶奶?”
正把平兒夾在兩腿間,笑眯眯扶著的徐南氏也忍不住看過來。
徐得庸想了想道:“你奶奶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
“那奶奶什麼時候回來?”小理兒天真的咬著手指頭問道。
徐得庸摸了摸她的腦袋道:“得等你長大的時候。”
“哦,那我要快快長大。”小理兒咧嘴笑著道。
一旁的徐慧真也笑了笑,眼中流露出一抹回憶。
“嗒……。”
平兒樂滋滋的出聲,小腿一頓一頓的很有活力。
屋外院子裡傳出一些動靜,是家家戶戶開始貼春聯,偶爾還有孩子放鞭炮的聲音傳來。
不過徐得庸他們家今年還是不能貼春聯,等明年就可以了。
這時,小理兒吧嗒吧嗒嘴,起身兩隻小手抱起桌子上的搪瓷水杯,“噸噸噸”喝了幾口,用衣袖一抹,跑到徐得庸身邊道:“爸爸,出去放小鞭。”
徐得庸笑著拍拍手道:“好,出去放小鞭。”
一見徐得庸起身要出去,平兒就急了,蹬著小腿也想出去,嘴裡含糊的道:“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