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時間總感覺極為漫長。
徐得庸和奶奶眼巴巴看著產房。
終於,產房門從裡面開啟,醫生走了出來。
徐南氏立即忍不住問道:“醫生同志,大人和孩子沒事吧?男孩還是女孩?”
醫生道:“母女平安,恭喜你們得到一個千金。”
徐南氏聽到“母女平安”,放下心的同時,眼中也不禁閃過一抹失望。
徐得庸三步並作兩步來到徐慧真身邊,握著她的手道:“辛苦了,媳婦。”
“嗯。”徐慧真有些有氣無力的應了一聲。
“媽媽。”小理兒奶聲奶氣的叫了聲。
見徐慧真要說話,徐得庸道:“不要說話了,先休息吧。”
一家人之後回到房間,初生的平兒躺了一邊被包裹起來。
小理兒看了看,小聲的道:“妹妹,醜醜。”
徐南氏笑著道:“你小時候也這樣,過一段時間就漂亮了。”
“哦。”小理兒似懂非懂的應了一聲。
……
一天後,醫生檢查過後,徐慧真便出了院,一共花了不到六塊錢。
像徐慧真這樣的已經算是條件比較好的,沒條件的叫個產婆花個幾毛錢在家就生了,再好的將婦產醫生請家裡來接生,花個一塊來錢。
回到家中,按老四九城習俗,這是新生兒出生的第三天,要進行“洗三”,在雍和宮的法輪殿裡,還有一個名叫“魚龍變化盆“的文物,據說這就是當年乾隆皇帝在舉行洗三儀式時用過的澡盆。
不過孩子在醫院生的,第一次洗澡已經在醫院洗過了,這套本可以省了。
不過徐南氏還是給舉行了簡單的儀式,也沒請人就自己弄的,表達一個美好的祝福。
至於大舅哥徐輝率那邊只是給打電話報了個平安,來一趟拖家帶口的也不容易,等滿月再來就成。
舊時“洗三”相當重要,過程和儀式也是相當繁瑣。
只事前的準備就要要供上十三位娘娘的神像,擺上一對兒祭祀專用的紅蠟燭,下面壓著黃色紙錢、金箔疊的元寶等等。
之後要“添盆”、“洗澡”等一套流程,比如用鏡子往寶寶的屁股上照一照,說:“用寶鏡,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淨。“
中午吃過“洗三面”,就是打滷麵。
徐南氏弄了個簡單的供桌,上香之後,給平兒洗了洗,平兒自然少不了哇哇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