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0章 釘子 (2 / 5)

徐得庸一看樂了,竟然是倆銅火鍋,嘿,回頭可以吃涮羊肉了。

他回到屋內,爐子上熬著小米、玉米碴子粥,鍋上冒著縷縷淡淡的熱氣。

徐南氏戴著老花鏡,坐在床邊正用花花綠綠的細線做著什麼,小理兒躺在小木床上好奇的玩著自己小腳丫,小腳丫不時動一動,她便咧嘴自個傻樂。

見到徐得庸過來,還伸了伸,“啊……”。

好像說“你瞅瞅,真好玩”。

看到這溫馨的畫面,徐得庸忍不住笑了笑,用手背蹭了蹭小理兒的小腳丫,看著徐南氏道:“奶奶,你這是做什麼呢?”

徐南氏微微低頭,透過老花鏡上面瞅瞅他,慢悠悠道:“老話說的好,“善正月,惡五月”,再有一週就農曆五月嘍,五月溼熱,多瘟疫邪祟。到了五月就到端午了,我給理兒做個小彩粽。”

“彩動?”徐得庸賤兮兮的湊過去道:“什麼東東?”

徐南氏揮手推開他道:“不是東東,是彩色的粽子。”

“哦……。”徐得庸故意拉著長腔道:“還有講究的啊!”

徐南氏沒好氣的道:“你懂什麼,青、紅、白、黑、黃五種顏色代表五方五行,用五色絲線纏成彩粽,佩掛在娃身上,可以保佑娃兒平安健康的成長。”

“是嘛。”徐得庸笑嘻嘻的道:“奶奶,我有沒有啊?”

徐南氏頭也不抬的道:“你都是大人了,回頭自己弄點五色線纏手腕上就行了。”

“哎……。”他隨即嘆了口氣道:“你小時候可沒這東西,吃都吃不飽,還別說五彩線了,也就現在日子安定些生活好了。”

徐慧真洗刷完過來聽到徐南氏這一席話,心裡也是暖暖的,是那種父母去世後,久違的長輩關懷感。

徐南氏繼續絮絮叨叨的道:“以前啊,五月還要在大門兩側掛菖蒲和艾葉,說是什麼“艾虎蒲劍”,可以殺蟲避毒,下面再貼一個口向下的剪紙葫蘆說是“倒災”,還要穿蒲鞋,回頭把蒲艾收著,可以作藥用,還可以給新生兒“洗三”之用……。”

老肆玖城人認為,人生有兩件大事:一是生下來三天的“洗三”;一是死去三天時的“接三”。

“洗三”的時候說叨不少,拿棒槌往盆裡一攪,說什麼:“一攪兩攪連三攪,哥哥領著弟弟跑……。”

給嬰兒洗澡,孩子受涼一哭,不但不犯忌諱,反認為吉祥,謂之“響盆”。

一邊洗,一邊唸叨祝詞,什麼“先洗頭,作王侯;後洗腰,一輩倒比一輩高;洗洗蛋,作知縣;洗洗溝,做知州”……。

總之這樣的話和講究很多,我國的民俗都很有意思和儀式感,包含老百姓樸素的期盼和感情,感興趣的可以自己搜搜看,我就不水了。

當然,隨著衛生條件的好轉,生孩子都在醫院生,這習俗也就漸漸消失了。

徐得庸聽著,回頭和徐慧真相視而笑,小理兒也好奇的聽著大人說話。

徐慧真過去攪了攪鍋,徐得庸等徐南氏絮叨一陣笑著道:“奶奶,菖蒲和艾葉回頭我給你去城外弄一些來。”

“嗯。”徐南氏點頭道:“艾葉多弄點,回頭曬乾了還可以燻蚊子。”

徐得庸盲盒空間裡還有一箱子蚊香呢,燻蚊子夠用,不過他也沒說什麼,點頭應著就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