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謝謝您嘞,那我先給邱先生運茶葉去了。”徐得庸回來道。
陳雪茹抬了抬雪白的下巴道:“去吧,甭忘了我的事就成。”
徐得庸笑著道:“您放心,明一早我就去找侯炳豐談談去。”
“嗯。”陳雪茹點頭道:“有空晚上去前門小酒館,我請你喝酒。”
徐得庸道:“我請您也成,您忙著,回見。”
說完,徐得庸便蹬著三輪板車去找邱先生。
……
給邱先生運完茶葉,賺了一塊二,時間差不多到了中午,尋思著吃什麼,便順著道往南就到了天橋小吃攤。
就聽見各種吆喝聲,什麼驢打滾、艾窩窩、糖耳朵……。
年還在,這熱鬧勁也還在!
其中有個吆喝的最響亮:“買一包,饒一包,江西臘來,臘秦椒。大爺吃了會撂跤,撂官跤,跛子跛腳大箍腰。大麻花,碎排叉,十樣錦的花,一大一包的炸排叉。”
不管啥時候,油炸的東西的就是香、好吃。
後世各種說不好,人該吃還是照樣吃,人生苦短,不說及時行樂,但也不能虧了自己的嘴。
面炸不盈寸的麻花排叉,用草紙包裝,加上紅商標,也是過年期間是走親訪友送禮的常用東西,同時又是小孩的玩物。
徐得庸買了一份饊子麻花和排叉,到豆漿攤來了碗豆漿、四個馬蹄燒餅和一點鹹菜。
嘿,俗話說得好:“東一夥子,西一夥子,早點就吃馬蹄燒餅夾果子。”
他這午飯吃也一樣!
分出一半饊子麻花和排叉重新用草紙包起來,留給家裡的老太太吃。
吃飽喝足花了上午賺的零頭,巴適。
隨後又逛了會,買了一些裝飾的小飾品和一些手藝人需要的雞零狗碎的東西,什麼小剪子、小鉗子啥的。
反正看到覺得自己應該用的找東西就順手買了,不知不覺就花了四五毛。
路過一大堆孩子圍著的攤子,他伸脖子瞅了瞅,原來是租賣小人書。
每個小孩眼中都帶著渴望,就像曾經手機閱讀沒普及看紙質的自己……。
他笑了笑轉身離開,他要去賺錢了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