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城,有道是“內九外七皇城四,九門八點一口鐘”。
從前門大街到王府井是最繁華的,街道兩旁店鋪林立,牌匾高懸!
新華書店、照相館等等都在這邊。
比較有名的美食店,烤鴨店、五芳齋、東來順後世依舊出名。
電影院人頭攢動,京劇海報門口就相對冷清。
相比較電影票五分、一毛兩毛的價格,看一場京劇表演就貴得多。
特別是‘角’的京城京劇四大頭牌要兩塊五,單人也要一塊二,小團要八毛,不是一般人能看得起的!
徐得庸沒有停留,騎著三輪車宛若置身之外,走馬觀花,有種看老膠片的感覺!
等他來到天橋附近,市井中的熱鬧和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紅心兒羅貝,綠心兒羅貝,嘎巴溜脆!”
“磨……剪子屑……菜刀……。”
……
地道的京腔充滿鮮活勁兒。
市場上,還有街頭表演賣藝的,京劇、河北梆子、木偶戲、相聲,赤膊的老人耍棍,小不點的孩子翻跟頭,耍猴的,賣藥的……。
無數人構成了這個充滿時代特色的畫面。
徐得庸身在其中,感覺自己無比的渺小!
時代的滾滾洪流之下,即便他是穿越者,也只能隨波逐流,頂多溫暖一下身邊的人。
再多,就會被洪流拍的粉碎!
“三輪車,三輪車……!”
路人招呼聲彷彿將他從畫外拉進畫裡,徐得庸高聲應了聲‘來嘞’,蹬車過去。
如同一滴水融入江河。
原來,他已身在其中!
……
徐得庸踩著夜色回到巷子。
今天出車晚,回來的早,路上又閒逛,但客人比平常多,賺了八毛七。
“得庸回來啦!”
“得庸今個回來的挺早啊。”
“得庸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