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四十七章 計劃啟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七章 計劃啟動 (1 / 2)

面對管寧的質疑,何白微微一笑,一百萬套書籍在古人的眼中或者是個大問題,但在自已眼中又算什麼。不就弄個雕版印刷術嘛,再以楷體或宋體字為準則,兩、三個月之內就可以弄到一百萬套書籍。若是用活字印刷術,只怕更快。但何白不能提前拔苗助長,還是先用雕版印刷術吧。

何白笑道:“我有一法,可使短時間內得到一百萬套成書,還無需使人抄寫。”

管寧驚疑的問道:“國相,不知是何法如此神通?”

眾人皆側耳豎聽,因為此時讀書困難,相對來說還是因為書籍的難得。特別是對珍本孤本的借閱抄寫,數萬字還好,數十萬字絕對是個大工程。而何白居然說一百萬套書籍都是一個小問題,這又怎麼可能?

何白正欲告訴眾人時,突然想到,掌控與技術保密才是一個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雕版印刷術雖然不算什麼,但是對於一個勢力培養大量的人才來說,卻是有極大的好處。目前卻不可以提前暴露了,免得被他人所用,提前增長他勢的實力。還是等到天下大亂,各個諸侯只重視軍備時再暴露不遲。

何白笑道:“此法我暫且不說,只要幼安能在半年之內建起足夠的學校,召來足夠的師資與生源。半年之後,一百萬套書籍我準時奉上。”

管寧面色一下,肅容拱手敬道:“君子一言。”

何白大笑,也拱手說道:“駟馬難追。”

這時鄭玄才出言說道:“國相所書的《北海興國工程計劃》,老夫從中看到了國相對自已《陰陽五行之說》的真正實施。修直道主要是有利軍隊與商賈;清淤加固河道、陂塘整修、水利灌溉是有利於農人;興建學校是有利於士人;興建醫院,培養醫者是有利於世人。只是工程巨大,只恐錢糧人力不足,一時難以實施啊,非十年不能成功。若國相壓縮在三年之內完成,但恐有急功好利之嫌啊。”

孫邵皺了皺眉,說道:“國相的計劃於北海萬民大利,若能按時完成,則是我北海之大幸也。彭守正,如若實施這些計劃,將需花費多少錢糧?”

彭璆拱手拜道:“按國相所設,直道不但聯通各縣,還要在各縣之中形成直道網。璆方才粗略計算了一下,北海國內需要一萬里長十步寬(近14米)直道,雖然相較先秦時的寬五十步直道要小,但長度卻不短,並非是一個簡易的工程。一里的直道需要土石方材料兩萬錢,一萬里就需兩億錢。人力的話,需徵發十萬人三月之役。”

何白輕咳一聲,插言說道:“修路需要一次性成功,不可拖延日久,最好乘冬季的這三個月內完工為好。”

“十萬人三月之役?”邴原驚歎的立即拱手叫道:“不成,不成,如此沉重的勞徭,縱分三年計算,一年十萬人一月的徭役只怕都會引起全郡的民亂,更何況是在三月之內。國相,需知國內尚有五萬黃巾賊啊,到時有黃巾賊乘勢挑動,只怕整個北海皆反矣。”

何白微微笑道:“此役非苦役,服徭役者包食,每月給以六百錢的工錢,可以月結日結,試問還有人不樂意麼?”

邴原聞言頓時一窒,喃喃說道:“官府的徭役工程還需支給役錢?”

眾人皆是一怔,是啊,自古以來,無論是朝庭還是地方官府工程,只需徵發勞役便是,又哪裡需要支給工錢的。而每年所收的除徭役錢,那只是免除一個月的徭役罷了。若是有需要服徭役數月至半年以上的,交了錢也還要繼續服徭役。若是質量不合格者,更有喪命的可能。便是累死、病死亦是常事。因此這才有童謠說不懼重稅只懼徭役之說了。

何白整了整衣襟,這才肅容說道:“自古以來,天子與官員們都認為,民力乃是可以隨時徵發的事物。對於這點,吾不是很反對。有時大的工程如長城,帝王的陵寢等,是需要眾人之力才能完成的。如不徵發全國的話,難以聚集起巨大的人力。”

“但是,徵發民夫服徭役,就必須讓民夫們放下自已的事物前來奉公。然而有時工程量需要服數月或半年以上的勞役,如此民夫們勢必不能返家操持家業。而百姓們家中失卻了最重要的勞力之後,又錯過了農時,那接下來一年的生活又該怎樣過活?”

“吾聞始皇帝築長城,長城之下寸寸皆有白骨。如此暴虐的行徑,縱然長城有利於國,建之又有何用,先秦還不是二世而亡。所以吾以為,徵發徭役是可行,但需以仁道之念徵發。要分軍役與民役,軍役可以強徵,民役則需以利誘之,以德化之。還不得對民夫濫施刑罰。只要補足了損失,縱然是整年整年的徭役,吾相信百姓們也是不會反對的。”

眾人盡皆歎服,鄭玄拜道:“國相真是仁義之君也,我北海能得何君為相,真是我北海的大幸也。看來老夫之前所盼之事,終於成現實了。”

彭璆沉重的說道:“如此單單工錢食用一項,就需支給二億五千萬錢了。加上土石方材料,就需四億五千萬錢,比今年的稅收更多。而清淤加固河道、陂塘整修、農田水利建設,只怕亦不小於直道工程;興建學校與醫院,召良師、培育醫者將又是一筆大的開支。璆粗略計算,無十億錢恐不能成事也。”

崔琰這時出言說道:“清淤加固河道、陂塘整修與農田水利建設與民將有大利,興建學校與醫院與民亦有大利,吾相信百姓們只怕會踴躍而役,不會太過在乎工錢的。”

彭璆這才鬆口氣說道:“如此當可減少三、四億錢的工錢了。”

只是何白卻不同意,說道:“官府之錢,多取之於民,就應該多為百姓們謀利。徭役雖是為了利民,但也不可以因役而佔得百姓們的利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