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三十五章 亂世到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五章 亂世到來 (1 / 2)

一名西涼軍軍官有些驚懼的拱手拜道:“何校尉,所掠之婦人我軍已全部送歸,賠償金四千金也已全部奉上。未知何校尉可還有其他吩咐?”

何白滿面肅容的說道:“我嘗令東市的馬商為我購得十匹千里寶駒,以作乘騎之用,總共花費九千八百萬錢之多。原本就在今明兩日就會送達我府,不想那名馬商卻被你軍所殘殺。我現在是尋人不能,尋馬不得,只能將此損失歸於你家主公身上了。還請你回去稟告董前將軍,希望他能再賠我十匹千里寶駒。”

“啊?”那名西涼軍軍官吃了一驚,怎的還要賠償?但看何白麵色不善,只得拱手應命,準備回去稟告董卓。

當董卓聽聞何白又提出的賠償要求時,不由大愕,十匹千里寶駒,也虧何白說得出口。只是昨日劫掠馬市時,是得到不少上等良駒,其中有似千里馬之資質的,也有十數匹之多,也不知何白所說是真是假。

一旁的李儒不禁面色陰沉的說道:“主公,此子太過貪婪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欺凌到我軍頭上,孰為可惡。待主公執掌大權之後,必須給他一個好看。”

董卓問道:“文優認為此子是在欺詐於我?”不等李儒解說,董卓便就大笑開來,笑道:“不錯,不錯,此子膽識過人,想是猜到了什麼。不然不會如此獅子大張口的索要寶駒。文優以為,寶駒予是不予?”

李儒咬牙切齒的說道:“減半予他,再命使者傳話,做人需懂得適可而至。而且,朝庭大事非汝所能插手其中的,莫要自誤了。”

董卓面色轉沉,問道:“文優以為,十常侍會信我軍是來相助於他們的嗎?我已在此等了十日之久,可不想再等下去了。”

李儒捏拳肯定的說道:“會相信的。因為他們已經無路可走。袁紹假借何進之命,令各州郡官吏將十常待之族人全部捕獲,就等擒拿十常侍之後一同斬殺。此訊息已經透過奉車都尉將之通報宮中,十常侍又得主公引兵相助的保證,必然會嘗試搏命一擊。只是能不能成功斬殺何進,便就不得而知了。”

董卓大笑道:“嘗聞何進每以袁本初之言是從,自身絕少主見,常被袁本初玩弄於股掌之間。本初若知我從中壞其好事,不知怪不怪我耶?”

李儒陰陰一笑,說道:“誰讓袁氏太想獨霸朝政了,即有所謀,則必有所敗也。世閥以清議掌控推舉大權已太久太久了,常使我輩有暇寒士難得朝庭的擢用。既阻我上進之途,便是時侯換上主公,讓朝政重歸於前漢時的清明瞭。”

“適可而至?非我能插手?莫要自誤?”何白大笑道:“有此五匹千里寶駒,世間萬事又幹我屁事。”

董軍使者大喜,連忙拜辭而去。何白則圍著五匹大約七歲口左右的大宛千里寶馬直轉圈圈。沒想到敲一敲董,還真敲來了五匹千里馬,要知何白的心裡底線是三匹,能多出兩匹絕對是意外之喜。

古代擅長相馬的人有很多,著作了許多相馬經書。只是在後世時多已失傳,唯有少數馬經流存。

後世有傳相馬之道,以相眼為先,次觀頭面要方圓。相馬不看先代本,一似愚人信口傳。眼似懸鈴紫色浸,睛如撒豆要分明。白縷貫睛行五百,瞳生五彩壽多齡。鼻紋有字須長壽,如火如公四十春。壽旋頂門高過眼,鬃毛茸細萬絲分。面如剝免肋無肉,鼻如金盞食槽橫。耳如柳葉根一握,頸長如鳳似雞鳴……

反正何白是看不明白,只知這五匹寶駒匹匹肩高八尺,一身的肌肉,比何白還高出近十厘米來。何白已經不太方便飛身上馬了,只能老老實實的踩踏馬蹬上馬。算上馬頭馬耳的高度,足足有二米四之高。而身長不算馬尾,也有二米五之長。馬身重達一噸半,是烏桓馬的三倍之重,整個一個輕型的越野跑車嘛。

其實對於何白來說,一匹千里馬還不如後世的一輛摩托車跑得快與舒適便捷,只是自古以來千里馬的名聲太好了,騎著高頭大馬也威風,所以何白才對它有所期盼。

此時的千里馬雖好,也不可能真的拿它去跑千里之路。騎什麼馬行軍,都得就著慢的軍隊。千里馬只是對於衝鋒陷陣與武將的單挑有巨大增幅作用罷了。比如馬匹的身高,加上人的身高,以居高臨下之勢,怎麼都比騎矮腳馬要強。

只是千里馬太過嬌貴,飼養困難,專人專料照顧,而且容易掉膘,最好還是有條件的大將騎乘,普通的輕騎兵還是騎矮小的烏桓馬(蒙古馬)更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